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370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包括一安装底座和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一用来承载探测装置本体的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设有一保持固定的探测下口和探测上口,所述探测上口和探测下口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位置,且探测上口与探测下口的相对端设有容纳通道;所述探测上口通过一可带动该探测上口偏离所述轴向中心线的上口装置旋转轴安装于上口安装支立柱;还包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带有缺陷的线缆通过所述容纳通道时造成的探测上口偏离所述轴向中心线产生的旋转信息传递给主机,从而实现对线缆表面缺陷的探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立式设计,无需依靠辅助部件进行回位,且可进行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工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
,具体说是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牵引速度主机挤出量的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产品外径会出现相应的波动,导致线缆产品外径过大,虽然生产线上安装有外径检测仪,但是产品外径检测仪器只能提供数据、不能给操作人员提示,也不能确认具体是哪一个点存在表面外径缺陷。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依靠手感或者简单的大于产品外径要求的套筒进行检查,由于套筒检查需要先套在产品外径上、一旦出现有包的情况、需要现场停止收卷、现场处理好才能继续收卷、在处理有包的时间段、生产在持续、产品会已排8字的形式放在地面、待维修完成才能继续收卷,导致现在杂乱、要求处理有包人员及时快速,否则对后续生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CN105938228A有公开一种光纤松套管鼓包探测装置,可解决实时探测线缆表面缺陷的问题,然而,该现有技术还存在较多缺点,如:所述光纤松套管鼓包探测装置是卧式的,需要借助弹簧等辅助部件才能使回位;而且需要两个转动臂同时摆动;并且也不能进行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等。因而,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做出相应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装底座(1)和设于该安装底座上的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一用来承载探测装置本体的装置平台(7),所述装置平台(7)设有一保持固定的探测下口(8)和通过上口安装支立柱连接的探测上口(9),所述探测上口和探测下口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位置,且探测上口与探测下口的相对端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的纵向距离为线缆外径允许误差的最大值;所述探测上口(9)通过一可带动该探测上口偏离所述轴向中心线的上口装置旋转轴(12)安装于上口安装支立柱(10),所述上口安装旋转轴通过轴承(11)与上口安装支立柱连接;还包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带有缺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装底座(1)和设于该安装底座上的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有一用来承载探测装置本体的装置平台(7),所述装置平台(7)设有一保持固定的探测下口(8)和通过上口安装支立柱连接的探测上口(9),所述探测上口和探测下口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位置,且探测上口与探测下口的相对端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的纵向距离为线缆外径允许误差的最大值;所述探测上口(9)通过一可带动该探测上口偏离所述轴向中心线的上口装置旋转轴(12)安装于上口安装支立柱(10),所述上口安装旋转轴通过轴承(11)与上口安装支立柱连接;还包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带有缺陷的线缆通过所述容纳通道时造成的探测上口偏离所述轴向中心线产生的旋转信息传递给主机,从而实现对线缆表面缺陷的探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表面缺陷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平高辉荣李卫国成赵念刘波邝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