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579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之间设置有聚光棒和用于安装灯的灯座,且聚光棒固定设置在侧板的上部,灯座位于聚光棒的下方,侧板上设置有第一U型孔,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一U型孔连接到灯座上,侧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端板,端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孔,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二U型孔连接到侧板的上部;端板与灯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侧板和端板上设置U型孔,可以实现聚光棒相对于灯珠的位置移动,进而实现焦距的调节,在产品实际应用时具有更多的调节空间,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得到更加适合的光照,使得产品的应用面更加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
本技术属于机器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也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精密光电检测技术成为当今检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光电检测设备很大程度依赖良好的光线照明。在光电检测中比较常用的光源有: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三种。点光源一般由单个发光光源组成,亮度高但光照区域小,在检测条状区域时光源须随机构移动,光照均匀度较低;面光源虽然光照区域大,但由于散热要求高,通常都无法做到高亮,一般多用来做背光;线光源用激光作最好,亮度高、照度均匀、清晰稳定,但是设备造价很高。对于在检测条状区域时,线光源是最好的选择,然而现有的线光源在设计上具有缺陷,都是固定焦距的,导致在使用时无法调整焦距,进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获得理想的照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聚光棒和用于安装灯的灯座,且所述聚光棒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上部,所述灯座位于所述聚光棒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两块所述侧板(1)之间设置有聚光棒(2)和用于安装灯的灯座(3),且所述聚光棒(2)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1)的上部,所述灯座(3)位于所述聚光棒(2)的下方,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第一U型孔(1a),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一U型孔(1a)连接到所述灯座(3)上,所述侧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端板(4),所述端板(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孔(4a),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二U型孔(4a)连接到所述侧板(1)的上部;所述端板(4)与所述灯座(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两块所述侧板(1)之间设置有聚光棒(2)和用于安装灯的灯座(3),且所述聚光棒(2)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1)的上部,所述灯座(3)位于所述聚光棒(2)的下方,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第一U型孔(1a),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一U型孔(1a)连接到所述灯座(3)上,所述侧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端板(4),所述端板(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U型孔(4a),且设置有螺栓穿过该第二U型孔(4a)连接到所述侧板(1)的上部;所述端板(4)与所述灯座(3)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板(4)上的所述第二U型孔(4a)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应到两个所述侧板(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1)上的所述第一U型孔(1a)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前后方向均匀地排布在所述侧板(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焦距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棒(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安装凸条(2a),在所述侧板(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插入该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春许欢甜王晶晶何红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