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自发泡杯刷,包括旋转框架和驱动杆;所述旋转框架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清洁,包括:顶盖、顶板、连接杆、清洁机构和底板,其中,顶盖置于顶板的周侧,并通过轴承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连接杆与底板相连,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所述清洁机构;所述驱动杆用于驱使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握把、螺旋杆和起泡机构,所述其泡机构用于促进清洁剂发泡。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能够通过旋转部件对杯子内壁进行刷洗,并通过起泡机构促进清洁剂发泡,提升了对杯刷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泡杯刷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清洁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发泡杯刷。
技术介绍
杯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通常用于盛放液体物质。杯子在使用过后需要进行清洗,以避免杯中的污渍滋生细菌。但是,大多数的杯子为了提升容积,会具有较大的杯体深度,因此很难清洗到杯子的底部内壁。此外,杯子的口径通常较小,因此徒手清洗杯子会变得非常困难。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利用杯刷对杯子进行清洗,现有的杯刷通常带有海绵制成的清洁头,在使用时将清洁头伸入杯子内部并对杯壁进行刷洗,以实现清除残留污渍的目的。但是,当需要使用清洁剂对杯子进行清洗时,现有的杯刷会因活动空间有限而出现起泡困难的问题,当清洁剂不能充分起泡时,就不能充分发挥清洁效果,因此会导致杯子内部存有残留的污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自发泡杯刷,以实现提升杯刷清洁效果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包括:旋转框架和驱动杆;所述旋转框架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清洁,包括:顶盖、顶板、连接杆、清洁机构和底板;所述顶盖置于顶板的周侧,并通过轴承与顶板相连;所述顶板通过连接杆与底板相连,且顶板与底板相平行,在所述顶板的中心处设有螺旋孔,在底板底部端面上设有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刷洗;所述驱动杆用于驱使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握把、螺旋杆和起泡机构;所述螺旋杆置于螺旋孔内部,当螺旋杆进行轴向移动时,所述顶板能进行旋转;所述起泡机构包括:容纳桶、滑动杆、水轮、释放棒和挡块;所述容纳桶的内部装有清洗剂,容纳桶的顶面与螺旋杆底面相连,容纳桶的底面通过滑动杆与挡块相连;所述释放棒置于滑动杆的周侧,其顶端插入容纳桶内部并与清洗剂相接触,用于向杯中释放清洗剂;所述水轮套设在滑动杆上,并与滑动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曲轴,所述曲轴两端的竖直段分别与顶板和底板相连,在曲轴中部的竖直段的外壁上设有清洁海绵层,所述清洁海绵层与杯子内壁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套筒,所述清洁套筒套装在曲轴中部的竖直段上,并与曲轴活动连接,清洁套筒的外壁与杯子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限位花键和限位挡块;所述限位花键设置在曲轴的顶端,在所述顶板上设有与限位花键形状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曲轴的底端,在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挡块置于限位槽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大于2倍的限位花键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底部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端面为球形,且由硅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框架包括底面刷头,所述底面刷头与底板可拆卸连接,在底面刷头的底面上设有清洁刷毛。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切槽,所述切槽与轴承同心布置,在切槽内部设有与杯口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通过驱动杆能够使得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因此旋转框架上的清洗机构和底板能够对杯子内部的侧壁和底面进行清洁。同时,随着驱动杆的轴向运动,起泡机构的水轮以滑动杆为转轴进行旋转,因此能对释放杆释放出的清洗剂进行搅拌,使之充分发泡,提升本装置对杯子的清洁效果。(2)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当限位花键以不同的角度插入容纳槽时,所述清洁组件具有不同的清洗半径,因此能使本装置对不同直径的杯子进行刷洗。(3)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通过清洁套筒将本装置与杯子内壁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升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11-切槽;2-轴承;3-顶板;32-容纳槽;4-底板;41-限位槽;42-底面刷头;5-连接杆;6-驱动杆;61-握把;62-螺旋杆;63-起泡机构;631-容纳桶;632-释放棒;633-挡块;634-滑动杆;635-水轮;636-缓冲块;7-曲轴;71-限位花键;72-清洁套筒;7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自发泡杯刷,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旋转框架和驱动杆6。其中旋转框架用于对杯子的内壁进行清洁,包括:顶盖1、顶板3、连接杆4、清洁机构和底板4。所述顶盖1置于顶板3的周侧,并通过轴承2与顶板3相连,在进行工作时,所述顶盖1放置在杯口上方,用于对整个旋转框架提供支撑。所述顶板3通过连接杆5与底板4相连,且顶板3与底板4相平行,在顶板3的中心处设有螺旋孔,在底板4底部端面上设有清洁海绵。在进行工作时,所述底板4插入杯子内部,并与杯子的底面相接触,设置在底板4上的清洁海绵能够对杯子底面进行清洁。在顶板3和底板4之间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结构用于对杯子的内壁进行刷洗,以实现清洁杯子的目的。所述驱动杆6用于驱使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如图3所示,驱动杆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握把61、螺旋杆62和起泡机构63。其中螺旋杆62置于螺旋孔内部,且螺旋杆62与螺旋孔相配合。在进行工作时,对螺旋杆62施加一个轴向的推动力,以使得螺旋杆62在螺旋孔内部进行轴向运动,由于螺纹孔31的存在,上述轴向运动将会在顶板3的内部产生一个扭矩,这一扭矩会促使顶板3进行旋转,以使得清洁机构能够沿着杯子的内壁执行旋转清洁工作。所述起泡机构63用于提升清洁剂的发泡效果,包括:容纳桶631、滑动杆634、水轮635、释放棒632和挡块633。所述容纳桶631的内部装有清洗剂,容纳桶631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泡杯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框架和驱动杆(6);所述旋转框架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清洁,包括:顶盖(1)、顶板(3)、连接杆(5)、清洁机构和底板(4);所述顶盖(1)置于顶板(3)的周侧,并通过轴承(2)与顶板(3)相连;所述顶板(3)通过连接杆(5)与底板(4)相连,且顶板(3)与底板(4)相平行,在所述顶板(3)的中心处设有螺旋孔,在底板(4)底部端面上设有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顶板(3)和底板(4)之间,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刷洗;所述驱动杆(6)用于驱使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握把(61)、螺旋杆(62)和起泡机构(63);所述螺旋杆(62)置于螺旋孔内部,当螺旋杆(62)进行轴向移动时,所述顶板(3)能进行旋转;所述起泡机构(63)包括:容纳桶(631)、滑动杆(634)、水轮(635)、释放棒(632)和挡块(633);所述容纳桶(631)的内部装有清洗剂,容纳桶(631)的顶面与螺旋杆(62)底面相连,容纳桶(631)的底面通过滑动杆(634)与挡块(633)相连;所述释放棒(632)置于滑动杆(634)的周侧,其顶端插入容纳桶(631)内部并与清洗剂相接触,用于向杯中释放清洗剂;所述水轮(635)套设在滑动杆(634)上,并与滑动杆(634)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泡杯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框架和驱动杆(6);所述旋转框架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清洁,包括:顶盖(1)、顶板(3)、连接杆(5)、清洁机构和底板(4);所述顶盖(1)置于顶板(3)的周侧,并通过轴承(2)与顶板(3)相连;所述顶板(3)通过连接杆(5)与底板(4)相连,且顶板(3)与底板(4)相平行,在所述顶板(3)的中心处设有螺旋孔,在底板(4)底部端面上设有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顶板(3)和底板(4)之间,用于对杯子内壁进行刷洗;所述驱动杆(6)用于驱使旋转框架进行转动,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握把(61)、螺旋杆(62)和起泡机构(63);所述螺旋杆(62)置于螺旋孔内部,当螺旋杆(62)进行轴向移动时,所述顶板(3)能进行旋转;所述起泡机构(63)包括:容纳桶(631)、滑动杆(634)、水轮(635)、释放棒(632)和挡块(633);所述容纳桶(631)的内部装有清洗剂,容纳桶(631)的顶面与螺旋杆(62)底面相连,容纳桶(631)的底面通过滑动杆(634)与挡块(633)相连;所述释放棒(632)置于滑动杆(634)的周侧,其顶端插入容纳桶(631)内部并与清洗剂相接触,用于向杯中释放清洗剂;所述水轮(635)套设在滑动杆(634)上,并与滑动杆(634)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泡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曲轴(7),所述曲轴(7)两端的竖直段分别与顶板(3)和底板(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