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39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具,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伞杆,所述伞杆内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伞杆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环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环、第二螺栓、滑座、弧形板的配合,通过旋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转动带动滑座移动,滑座移动带动弧形板移动,弧形板移动从而可对伞杆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方便进行头戴伞具;通过设置插槽、支杆、握把、第一螺栓的配合,通过旋开第一螺栓,此时可将支杆抽出,然后旋紧第一螺栓即可对支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方便使用者手持伞具。

An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mbrella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mbrella surface. The lower part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umbrella rod. The umbrella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rip handle. The umbrella rod is sleeved with a ring. The lower side of the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connection bands. The utility model can clamp and fix the umbrella rod by set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ing, the second bolt, the slide seat and the arc plate, and by rotating the second bolt, the sliding seat can drive the sliding seat to move, and the arc plate can move, so that the umbrella rod can be conveniently clamped and fixed, and the umbrella tool can be easily worn on the head; by setting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lot, the support rod, the grip handle and the first bolt, the umbrella can be rot The first bolt, at this time, can pull out the support rod, and then tighten the first bolt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ro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hold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具
本技术涉及伞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伞具。
技术介绍
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有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PG布又叫碰击布,高密碰击布是一种新型布料,PG有以下特点:颜色呈哑光,暗色,布料手感像棉布一样,阻光性较好,PG布成本比较高,但防紫外线功能、质量的稳定程度、色彩的档次都比较理想,是比较好的雨伞布,一般PG布只用在高档的雨伞中。现有的雨伞往往为手持或者还有新型的头戴式雨伞,两种伞具的使用场景都过于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雨伞往往为手持或者还有新型的头戴式雨伞,两种伞具的使用场景都过于局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伞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伞具,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伞杆,所述伞杆内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伞杆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环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绑带,两个所述连接绑带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相背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伞面的内壁涂覆有黑胶。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圆环周侧的四个第二螺栓,所述圆环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对应的活动槽,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圆环的侧壁并向活动槽内延伸,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设有滑座,所述滑座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对应的螺纹槽,所述滑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座远离第二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与第一绑带的端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一绑带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卡板对应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通过多个第二弹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所述安装槽内壁开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二绑带位于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伞杆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栓,所述伞杆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对应的螺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连接在螺孔内并与支杆相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圆环、第二螺栓、滑座、弧形板的配合,通过旋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转动带动滑座移动,滑座移动带动弧形板移动,弧形板移动从而可对伞杆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方便进行头戴伞具;2、通过设置安装板、卡板、连接板、滑杆、凸块、凹槽的配合,通过拉动卡板,卡板移动从而方便插进卡槽内,通过拉动滑杆,滑杆移动从而可方便抽拉第二绑带,从而方便调节第二绑带的长度,从而方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3、通过设置插槽、支杆、握把、第一螺栓的配合,通过旋开第一螺栓,此时可将支杆抽出,然后旋紧第一螺栓即可对支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方便使用者手持伞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伞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伞具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面、2伞杆、3圆环、4第一螺栓、5握把、6支杆、7连接绑带、8第一绑带、9第二绑带、10安装板、11卡板、12第一弹簧、13连接板、14滑杆、15第二弹簧、16凸块、17第二螺栓、18滑座、19弧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伞具,包括伞面1,伞面1的内壁涂覆有黑胶,黑胶为黑色的胶布,抗紫外线的效果更好,伞面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伞杆2,伞杆2内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支杆6,支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5,伞杆2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栓4,伞杆2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4对应的螺孔,第一螺栓4的螺纹连接在螺孔内并与支杆6相抵,通过旋开第一螺栓4,此时可将支杆6抽出,然后旋紧第一螺栓4即可对支杆6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手持握把5从而方便使用者手持伞具。伞杆2上套设有圆环3,圆环3内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圆环3周侧的四个第二螺栓17,圆环3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7对应的活动槽,第二螺栓17贯穿圆环3的侧壁并向活动槽内延伸,第二螺栓17的一端设有滑座18,滑座18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7对应的螺纹槽,滑座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活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滑座18远离第二螺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9,首先将圆环3套设在伞杆2上,此时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7,第二螺栓17转动带动滑座18移动,滑座18移动带动弧形板19移动,弧形板19移动从而可对伞杆2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方便进行头戴伞具。圆环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绑带7,两个连接绑带7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背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卡接机构包括与第一绑带8的端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板11,两个卡板1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安装板10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两个卡板11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2,安装板10远离第一绑带8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开设有与卡板11对应的卡槽,通过拉动卡板11,卡板11移动从而方便插进卡槽内,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会使得卡板能够牢固的卡接在卡槽内。连接板13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通过多个第二弹簧15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4远离第二弹簧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16,安装槽内壁开设有与凸块16对应的凹槽,第二绑带位于安装槽内,通过拉动滑杆14,滑杆14移动从而可方便抽拉第二绑带9,从而方便调节第二绑带9的长度,此时松开滑杆14,由于第二弹簧15的弹力作用会带动滑杆14一侧的凸块16与凹槽卡合,从而可固定第二绑带9的长度。本技术中,当需要头戴伞具时,首先将圆环3套设在伞杆2上,此时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7,第二螺栓17转动带动滑座18移动,滑座18移动带动弧形板19移动,弧形板19移动从而可对伞杆2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方便进行头戴伞具,此时通过拉动卡板11,卡板11移动从而方便插进卡槽内,通过拉动滑杆14,滑杆14移动从而可方便抽拉第二绑带9,从而方便调节第二绑带9的长度,此时松开滑杆14,由于第二弹簧15的弹力作用会带动滑杆14一侧的凸块16与凹槽卡合,从而可固定第二绑带9的长度,从而方便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进行头戴伞具;当需要手持伞具时,通过旋开第一螺栓4,此时可将支杆6抽出,然后旋紧第一螺栓4即可对支杆6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手持握把5从而方便使用者手持伞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具,包括伞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伞杆(2),所述伞杆(2)内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5),所述伞杆(2)上套设有圆环(3),所述圆环(3)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环(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绑带(7),两个所述连接绑带(7)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所述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背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包括伞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伞杆(2),所述伞杆(2)内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5),所述伞杆(2)上套设有圆环(3),所述圆环(3)内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圆环(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绑带(7),两个所述连接绑带(7)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所述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相背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的内壁涂覆有黑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圆环(3)周侧的四个第二螺栓(17),所述圆环(3)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7)对应的活动槽,所述第二螺栓(17)贯穿圆环(3)的侧壁并向活动槽内延伸,所述第二螺栓(17)的一端设有滑座(18),所述滑座(18)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7)对应的螺纹槽,所述滑座(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听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天钰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