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井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地热井,指的是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的方法和装置,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属高温地热;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的,属中温地热;高于25℃、低于90℃,以温水、温热水、热水等形式存在的,属低温地热。但是现有的地热井的蒸汽都是利用在对低温水进行加热,然后蒸汽直接排到空气中,蒸汽利用率低,很少用来发电,且发电的持续性较差,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地热井的蒸汽进行发电、可全面利用能源、发电持续性高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固定柱、固定机构、出风出水机构、吹风机构及发电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壁;所述出风出水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所述吹风机构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出风管、集风罩及聚风罩,位于所述固定柱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连通,所述集风罩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所述发电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包括扇叶、发电机及支架,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3);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吹风机构(2),所述吹风机构(2)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吹风机构(2)包括出风管(21)、集风罩(22)及聚风罩(23),位于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22)连通,所述集风罩(22)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21),所述出风管(21)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23);发电机构(6),所述发电机构(6)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6)包括扇叶(61)、发电机(63)及支架(64),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64),所述支架(64)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63),所述发电机(63)靠近所述聚风罩(23)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1),所述扇叶(61)与所述聚风罩(23)平行,且所述聚风罩(23)位于所述扇叶(6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3);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吹风机构(2),所述吹风机构(2)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吹风机构(2)包括出风管(21)、集风罩(22)及聚风罩(23),位于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22)连通,所述集风罩(22)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21),所述出风管(21)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23);发电机构(6),所述发电机构(6)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6)包括扇叶(61)、发电机(63)及支架(64),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64),所述支架(64)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63),所述发电机(63)靠近所述聚风罩(23)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1),所述扇叶(61)与所述聚风罩(23)平行,且所述聚风罩(23)位于所述扇叶(6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盘(11)、支架(12)、螺栓(13)及钻头(14),所述固定柱(3)的侧壁边沿处固定连接截面呈“凸”字形结构的所述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侧壁相对卡合连接两组侧面二分之一处呈三角形结构的所述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表面等距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3),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焊接成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包括第一出水管(41)、出气管(42)、第二出水管(43)及限位架(44),所述固定柱(3)的内部中心处安装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架(44),所述出气管(42)贯穿所述固定柱(3)延伸至所述限位架(44)的内部,且所述出气管(42)呈螺旋形放置于所述限位架(44)的内部,所述出气管(42)贯穿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一端与所述集风罩(22)连通没所述出气管(42)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限位架(44)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