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321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所述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固定柱、固定机构、出风出水机构、吹风机构及发电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壁;所述出风出水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所述吹风机构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出风管、集风罩及聚风罩;所述发电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包括扇叶、发电机及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可利用地热井的蒸汽进行发电、可全面利用能源、发电持续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井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地热井,指的是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的方法和装置,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属高温地热;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的,属中温地热;高于25℃、低于90℃,以温水、温热水、热水等形式存在的,属低温地热。但是现有的地热井的蒸汽都是利用在对低温水进行加热,然后蒸汽直接排到空气中,蒸汽利用率低,很少用来发电,且发电的持续性较差,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地热井的蒸汽进行发电、可全面利用能源、发电持续性高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固定柱、固定机构、出风出水机构、吹风机构及发电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壁;所述出风出水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所述吹风机构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出风管、集风罩及聚风罩,位于所述固定柱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连通,所述集风罩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所述发电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包括扇叶、发电机及支架,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靠近所述聚风罩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聚风罩平行,且所述聚风罩位于所述扇叶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盘、支架、螺栓及钻头,所述固定柱的侧壁边沿处固定连接截面呈“凸”字形结构的所述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壁相对卡合连接两组侧面二分之一处呈三角形结构的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等距螺纹连接所述螺栓,所述固定柱的底部焊接成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优选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包括第一出水管、出气管、第二出水管及限位架,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中心处安装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架,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固定柱延伸至所述限位架的内部,且所述出气管呈螺旋形放置于所述限位架的内部,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固定柱顶部的一端与所述集风罩连通没所述出气管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限位架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分别贯穿于所述限位架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侧壁均与所述限位架的外侧壁贴合,且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均延伸至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及所述出气管均位于所述钻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还包括凹槽,若干所述扇叶相对所述聚风罩的侧壁均开设所述凹槽。优选的,所述集风罩的侧壁连通有蓄气机构,所述蓄气机构包括出风口、出风嘴、电磁阀、连接管及气囊,所述集风罩的侧壁连通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安装有所述气囊,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安装有位于所述气囊顶部的所述电磁阀,所述连接管的侧壁连通有位于所述电磁阀顶部的且与所述扇叶对应的呈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嘴,所述出风嘴相对所述扇叶的侧壁开设所述出风口。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的侧壁安装有接电机构,所述接电机构包括凸起、金属板、滑柱、金属片、电线、固定架、蓄电池及弹簧,所述支架的侧壁安装所述蓄电池,所述支架的侧壁焊接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所述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蓄电池之间通过所述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相对滑动连接截面呈“T”形结构的所述滑柱,所述滑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缠绕在所述滑柱表面的所述弹簧,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电磁阀之间通过所述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背离所述扇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金属板抵触的所述凸起。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的所述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呈螺旋形放置用于排放蒸汽的所述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呈螺旋形固定于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限位架的外侧壁使所述出气管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侧壁进行加热低温的水,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连通有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聚风效果好,蒸汽从所述集风罩吹到所述扇叶将所述发电机带动发电,使蒸汽得到充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柱与固定机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固定柱、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出气管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机构,11、固定盘,12、支架,13、螺栓,14、钻头,2、吹风机构,21、出风管,22、集风罩,23、聚风罩,3、固定柱,4、出风出水机构,41、第一出水管,42、出气管,43、第二出水管,44、限位架,5、蓄气机构,51、出风口,52、出风嘴,53、电磁阀,54、连接管,55、气囊,6、发电机构,61、扇叶,62、凹槽,63、发电机,64、支架,7、接电机构,71、凸起,72、金属板,73、滑柱,74、金属片,75、电线,76、固定架,77、蓄电池、7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柱与固定机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固定柱、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出气管连接示意图。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固定柱3、固定机构1、出风出水机构4、吹风机构2及发电机构6,所述出风出水机构2。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出风出水机构2连通的所述吹风机构2,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所述吹风机构2顶部的所述发电机构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固定柱3;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所述吹风机构2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吹风机构2包括出风管21、集风罩22及聚风罩23,位于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22连通,所述集风罩22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21,所述出风管21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23;所述发电机构6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6包括扇叶61、发电机63及支架64,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64,所述支架64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63,所述发电机63靠近所述聚风罩23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1,所述扇叶61与所述聚风罩23平行,且所述聚风罩23位于所述扇叶61的底部。参考图1所示,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3);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吹风机构(2),所述吹风机构(2)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吹风机构(2)包括出风管(21)、集风罩(22)及聚风罩(23),位于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22)连通,所述集风罩(22)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21),所述出风管(21)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23);发电机构(6),所述发电机构(6)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6)包括扇叶(61)、发电机(63)及支架(64),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64),所述支架(64)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63),所述发电机(63)靠近所述聚风罩(23)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1),所述扇叶(61)与所述聚风罩(23)平行,且所述聚风罩(23)位于所述扇叶(6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3);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焊接于所述固定柱(3)的外侧壁;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内部;吹风机构(2),所述吹风机构(2)的底部连通于位于所述所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所述吹风机构(2)包括出风管(21)、集风罩(22)及聚风罩(23),位于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的与侧面呈弧形结构的、内部中空的所述集风罩(22)连通,所述集风罩(22)的顶部连通于呈中空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出风管(21),所述出风管(21)的顶部焊接成中空棱台形结构的顶部开孔的所述聚风罩(23);发电机构(6),所述发电机构(6)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所述发电机构(6)包括扇叶(61)、发电机(63)及支架(64),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架(64),所述支架(64)的顶部安装所发电机(63),所述发电机(63)靠近所述聚风罩(23)的一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1),所述扇叶(61)与所述聚风罩(23)平行,且所述聚风罩(23)位于所述扇叶(6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盘(11)、支架(12)、螺栓(13)及钻头(14),所述固定柱(3)的侧壁边沿处固定连接截面呈“凸”字形结构的所述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侧壁相对卡合连接两组侧面二分之一处呈三角形结构的所述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表面等距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3),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焊接成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井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出水机构(4)包括第一出水管(41)、出气管(42)、第二出水管(43)及限位架(44),所述固定柱(3)的内部中心处安装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架(44),所述出气管(42)贯穿所述固定柱(3)延伸至所述限位架(44)的内部,且所述出气管(42)呈螺旋形放置于所述限位架(44)的内部,所述出气管(42)贯穿所述固定柱(3)顶部的一端与所述集风罩(22)连通没所述出气管(42)的侧壁贴合于所述限位架(44)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