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3137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箍圈和圆周连接在箍圈上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箍圈上,所述支撑脚根部设有锚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有角度调节器方便调节支撑脚与箍圈之间的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移植树木的支撑角度;设有锚头使支撑脚易于插入土中还能牢牢固定在图中,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支撑稳固性。

A Tree Support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ee support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op and a supporting foot circumferentially connected to the hoop. The supporting foot is connected to the hoop through an angle regulator, and an anchor head is arranged at the root of the supporting fo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an angle regulator is provided to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support foot and the hoop, and the support angle for transplanted trees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 anchor head is provided to make the support foot easy to insert into the soil and firmly fixed in the graph,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on the support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支撑固定技术。
技术介绍
移植大树一般采用木桩打板的方式进行支撑固定,即使有一些铁艺支撑也仅仅是直接立于地面,仅仅依靠铁艺支撑本身的重量进行稳固,若遇到台风等天气,大树会有被移动失活的风险。目前市场上的大树支撑种类繁多,大部分使用木桩进行支撑,木桩长期在外日晒雨淋,容易腐朽,基本上使用1-2次就报废了,非常不环保。而市场上的其他铁艺支撑,如专利号201621404773.7公开的一种大树支撑器,仅仅使用支撑杆立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支撑,稳固性较差,如遇台风天气,容易发生树与支撑杆一起倒塌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以解决大树移植后支撑固定装置支撑牢固性不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箍圈和圆周连接在箍圈上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箍圈上,所述支撑脚根部设有锚头,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安装主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支撑脚头部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箍圈穿过所述安装孔,第三连接耳通过第二螺丝连接第二连接耳上,即实现支撑脚连接在箍圈上。进一步地,所述箍圈包括不少于2段弧形棒,所述弧形棒两头设有第一连接耳,通过第一螺丝连接不同弧形棒的第一连接耳实现弧形棒首尾相连,形成箍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第三连接耳位于所述上段头部,所述锚头位于下段根部,所述上段的下端是中空,其内径与下段的上端外径匹配,所述上段中空的下端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三螺丝,第三螺丝穿过安装孔顶紧下段。进一步地,所述锚头包括螺纹部和顶尖部,所述螺纹部和顶尖部之间圆周连接有膨胀铁片,螺纹部上连接有螺母。进一步地,所述膨胀铁片下端固定连接在螺纹部和顶尖部之间,上端均往螺纹部收拢。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部和顶尖之间外围设有圆形安装板,所述膨胀铁片焊接在圆形安装板外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有第一连接耳方便箍圈安装拆卸;设有角度调节器方便调节支撑脚与箍圈之间的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移植树木的支撑角度;设有安装孔和第三螺丝方便调节支撑脚长度,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树木支撑;设有锚头使支撑脚易于插入土中还能牢牢固定在图中,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支撑稳固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弧形棒连接成箍圈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角度调节器与支撑脚连接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角度调节器与支撑脚连接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锚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以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5所示,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箍圈4和圆周连接在箍圈上的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通过角度调节器1连接在箍圈4上,所述支撑脚5根部设有锚头6。所述角度调节器1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1,安装主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耳12,所述支撑脚5头部设有第三连接耳51,所述箍圈4穿过所述安装孔11,第三连接耳51通过第二螺丝13连接第二连接耳12上,即实现支撑脚5连接在箍圈4上。所述箍圈4包括不少于2段弧形棒42,所述弧形棒两头设有第一连接耳2,通过第一螺丝连接不同弧形棒42的第一连接耳2实现弧形棒42首尾相连,形成箍圈4。所述支撑脚5包括上段52和下段53,所述第三连接耳51位于所述上段52头部,所述锚头6位于下段53根部,所述上段52的下端是中空,其内径与下段53的上端外径匹配,所述上段52中空的下端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第三螺丝3,第三螺丝3穿过安装孔顶紧下段53。所述锚头6包括螺纹部81和顶尖部9,所述螺纹部81和顶尖部9之间圆周连接有膨胀铁片7,螺纹部81上连接有螺母8。所述膨胀铁片7下端固定连接在螺纹部81和顶尖部9之间,上端均往螺纹部81收拢。所述螺纹部81和顶尖部9之间外围设有圆形安装板10,所述膨胀铁片7焊接在圆形安装板10外围。在大树移植后,为了大树的移栽成活,往往需要对大树进行固定,用第一螺丝把弧形棒42首尾连接形成箍圈4套住并固定树干。通过松紧第三螺丝3可调节支撑脚5长度实现对大树支撑高度的调节。先把顶尖9轻插入土,使锚头6顺势插入土中,向下旋转螺母8顶开膨胀铁片7使得膨胀铁片7张开固定于土壤中。可以使移植后的大树稳固,不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可避免发生大树倾斜、倒塌等伤及根部影响成活的事故发生。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箍圈和圆周连接在箍圈上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箍圈上,所述支撑脚根部设有锚头,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安装主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支撑脚头部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箍圈穿过所述安装孔,第三连接耳通过第二螺丝连接第二连接耳上,即实现支撑脚连接在箍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箍圈和圆周连接在箍圈上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箍圈上,所述支撑脚根部设有锚头,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安装主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支撑脚头部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箍圈穿过所述安装孔,第三连接耳通过第二螺丝连接第二连接耳上,即实现支撑脚连接在箍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圈包括不少于2段弧形棒,所述弧形棒两头设有第一连接耳,通过第一螺丝连接不同弧形棒的第一连接耳实现弧形棒首尾相连,形成箍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华恒黄永兴符敏董明锋罗伟聪黄泽华董运常汪晓丽严过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