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0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修整岩质边坡的坡面,清除坡面浮石;所述岩质边坡的坡度≥75°,坡高≥8m;而后对岩质边坡进行客土;再选取边坡植物种子,而后将所选取的边坡植物种子混合喷播在坡面上,所述边坡植物种子包括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子,所述低矮灌木为高0.3~1.5m的灌木;随后向坡面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高陡岩质边坡的修复,采用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混合配置灌草植物群落,并且通过喷播植物种子的方式实现建植,该修复方法的整体稳定性强,持久性高,对于高陡岩质边坡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喀斯特面积(含覆盖型)约344万km2,其中西南地区仅地表喀斯特出露面积就达51万km2,是全球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在西南喀斯特地区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高陡岩质裸露边坡,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增强,抗干扰与适应能力减弱,受损后依靠其表面自然恢复植被覆盖,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呈现出脆弱性特征。过去边坡工程的加固措施多追求强度功效,大多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及喷射砼等灰色防护,这样即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又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不利于城市发展。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植被护坡工程技术越来越多获得重视,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并已广泛应用到了边坡绿化工程建设当中。现有的岩质边坡覆绿修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岩质高陡边坡修复植物选择不恰当,如速生乔木的应用增加坡面不稳定性,构成移交后工程安全隐患;岩质陡坡面绿化的植物配置单一,导致坡面植被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够。另外,目前建植灌木的方式多采用扦插移栽,这种方式虽然能使其在坡面上得以存活,但灌木栽植一般选择幼苗,其根系尚未完全发育成形,移栽到坡面后,一是因坡面土质条件的限制,其根系难以充分伸展,易产生盘根、缠绕现象;二是因水肥等条件的限制,其适应性差,生长发育缓慢;此外,栽植方式采用的人工或机械动力会对坡面造成冲击,可能引发坡面的剥落、崩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整体稳定性强,持久性高,对于高陡岩质边坡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修整岩质边坡的坡面,清除坡面浮石;所述岩质边坡的坡度≥75°,坡高≥8m;S2、对所述岩质边坡进行客土;S3、选取边坡植物种子,而后将所选取的边坡植物种子混合喷播在坡面上;所述边坡植物种子包括低矮灌木的种子和草本植物的种子,所述低矮灌木为株高0.3~1.5m的灌木;S4、向坡面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因为考虑到在岩质高陡边坡修复时,较高的植物品种,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对边坡造成不稳定后果,故目标植物群落为低矮的灌草植物群落,在选择植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适当选择归化植物,灌木植物选取低矮的灌木种为建群种。因为种子质量不过关,会导致边坡绿化工程首次施工后无法达到复绿效果,后期增加施工成本。故步骤S3中,在选取边坡植物种子时,一般需进行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质量检测通常包括种子发芽率测试。通过在种子采购时做好发芽测试,可防止盲目调运发芽力低的种子,节约人力和财力;通过喷播前做好发芽测试,可选用发芽力好的种子播种,保证齐苗、壮苗和密度,防止种子浪费,确保播种成功;另外,通过种子发芽率测试,可准确计算出种子实际的喷播用量,以控制植物的密度。种子萌发率数据可采用滤纸培养皿法获取。具体地,随机选取种子50粒,3次重复,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5h后用蒸馏水处理干净,在培养温度25±1℃,光照12h/d(强度8000lx)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萌发实验。优选地,所述低矮灌木包括金丝梅、戟叶酸模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低矮灌木采用金丝梅和戟叶酸模的组合方式。优选地,所述金丝梅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1~1.5g/m2;所述戟叶酸模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40%,喷播量为5~6g/m2。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特殊环境,为营建低矮灌草植物群落,选择低矮灌木作为优势灌木种,优势灌木的自然生长极限高度一般不超过1.5m;而为了不使后期形成单一群落,优选增加采用自然生长高度一般不超过3m的常用灌木品种作为伴生灌木,以增加坡面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群落。因而边坡植物种子优选还包括伴生灌木的种子,所述伴生灌木包括多花木蓝、双荚决明、车桑子、火棘、马桑、大叶胡枝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2~4种。优选地,所述多花木蓝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2~3g/m2;所述双荚决明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6~8g/m2;所述车桑子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6~8g/m2;所述火棘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25%,喷播量为4~6g/m2;所述马桑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2~3g/m2;所述大叶胡枝子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6~8g/m2。优选地,所述草本植物包括大花金鸡菊、中华山蓼、狗牙根、矮化高羊茅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草本植物包含大花金鸡菊,另外还包含中华山蓼、狗牙根、矮化高羊茅中的1~2种。坡面植物群落物种最终多样性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初期投入物种数量的多少,这是因为存在种间竞争过程及作用,最终生存的只是竞争力强的物种。因而在配置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时应适度、合理。故进一步优选地,以上对以灌木为主的灌草群落,物种数量为5~8种,其中优势灌木(即低矮灌木)1~2种,伴生灌木2~4种,草本植物2~3种。另外,因灌木植物初期生长速率远没有草本植物快,这就导致二者之间竞争激烈,草本植物对水光热肥的大量消耗,容易使灌木生长被先期抑制而难以成活,故在混播时应对草灌种子进行合理配比。优选地,所述大花金鸡菊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0.5~1g/m2;所述中华山蓼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0.5~1g/m2;所述狗牙根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0.5~1g/m2;所述矮化高羊茅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1~1.5g/m2。优选地,步骤S3中,将选取的种子混合喷播在坡面上之前,先将种子提前浸种6~12h,而后沥干。由于灌木种子发芽的速度慢于草本植物种子发芽的速度,通过提前浸种可软化种皮,除去发芽抑制物,使种子变软,加速种子的萌发,缩短与草本植物种子的发芽时间,使灌木植物尽早发育和健康生长,避免草本植物种子先发芽生长后遮挡住阳光,影响灌木植物种植种子的萌芽、生长,导致灌木幼苗死亡的问题。优选地,步骤S2中,对所述岩质边坡进行客土后,对坡面进行划线分区。分区面积为100m2、200m2、300m2、500m2、1000m2不等,通过对坡面进行划线分区,以便于确保配置的一定面积的种子喷播到一定面积的坡面上,以控制播种量。另外,对岩质边坡进行客土,客土层厚度通常需保证在10cm以上,以保证其稳固及利于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该方法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的修复,采用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混合配置灌草植物群落,并且通过喷播植物种子的方式实现建植。首先,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特殊环境,采用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混合配置低矮灌草植物群落,可减轻风荷载作用影响,绿化修复的稳定性强。由于草本植物郁闭早、生长快,可对坡面进行快速覆盖,同时其发达的须根系可以有效地连接坡面的表土,但其存在根系分布单一、利用周期短、易发生退化(一般为3~5年)的缺点;灌木植物生长周期长、郁闭缓慢,但其粗壮的主根系可以有效地固持坡面浅层土壤,且抗性强、耐贫瘠;建植初期,灌木植物处于保护性幼期,几乎无生态效应;而此时草本植物比例大,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修整岩质边坡的坡面,清除坡面浮石;所述岩质边坡的坡度≥75°,坡高≥8m;S2、对所述岩质边坡进行客土;S3、选取边坡植物种子,而后将所选取的边坡植物种子混合喷播在坡面上;所述边坡植物种子包括低矮灌木的种子和草本植物的种子,所述低矮灌木为高0.3~1.5m的灌木;S4、向坡面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修整岩质边坡的坡面,清除坡面浮石;所述岩质边坡的坡度≥75°,坡高≥8m;S2、对所述岩质边坡进行客土;S3、选取边坡植物种子,而后将所选取的边坡植物种子混合喷播在坡面上;所述边坡植物种子包括低矮灌木的种子和草本植物的种子,所述低矮灌木为高0.3~1.5m的灌木;S4、向坡面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选取边坡植物种子时,进行种子质量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矮灌木包括金丝梅、戟叶酸模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丝梅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90%,喷播量为1~1.5g/m2;所述戟叶酸模的种子发芽率≥70%,净种率≥40%,喷播量为5~6g/m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植物种子还包括伴生灌木的种子,所述伴生灌木包括多花木蓝、双荚决明、车桑子、火棘、马桑、大叶胡枝子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花木蓝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80%,喷播量为2~3g/m2;所述双荚决明的种子发芽率≥50%,净种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彪薛海龙张竞元赵亮许建新李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