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052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盖板,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设置在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设置在遮光凹槽处,且前置摄像头邻近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漏光遮挡件设置在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显示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屏幕盖板上设置侧壁不透光的遮光凹槽,利用漏光遮挡件以及遮光凹槽与屏幕盖板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段差,能够更有效的阻挡显示组件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的视场区,在满足高屏占比设计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前置摄像头受到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的干扰,提高了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手持终端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移动终端的外观也趋向于大屏幕,高屏占比。相关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为了满足高屏占比的设计需求,参照图1,通常在移动终端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区域1、下黑边区域2和U型槽黑边区域3,且U型槽黑边区域3的设计追求极致,面积较小,在整体上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4可以设置在U型槽黑边区域3中,从而避免占用到显示区域1。但是,目前方案中,进一步参照图2,由于U型槽黑边区域3的面积较小,显示区域1中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会照射到前置摄像头4,造成摄像头串光,影响前置摄像头4的拍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会照射到前置摄像头,造成摄像头串光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盖板,所述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所述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遮光凹槽处,且所述前置摄像头邻近所述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所述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所述漏光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盖板,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设置在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设置在遮光凹槽处,且前置摄像头邻近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漏光遮挡件设置在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显示组件之间。本技术在屏幕盖板上设置侧壁不透光的遮光凹槽,利用漏光遮挡件以及遮光凹槽与屏幕盖板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段差,能够更有效的阻挡显示组件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的视场区,在满足高屏占比设计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前置摄像头受到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的干扰,提高了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截面示意图,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盖板10,屏幕盖板10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101,遮光凹槽101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20,显示组件20设置在屏幕盖板10的设有遮光凹槽101的一面。前置摄像头40,前置摄像头40设置在遮光凹槽处101,且前置摄像头40邻近显示组件20。漏光遮挡件30,漏光遮挡件30为非透光件,漏光遮挡件30设置在前置摄像头40的侧面与显示组件20之间。针对于移动终端外观的高屏占比设计需求,通常需要尽可能的增加显示组件20的面积,减小屏幕盖板10中黑边区域(黑边区域为屏幕盖板10中显示组件20所占区域之外的区域)的面积,同时还需要在屏幕盖板10中为前置摄像头40预留出安装区域,这样使得前置摄像头40的摄像镜头401与显示组件20之间的距离被设计的非常近,通常该距离可以达到0.5毫米以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组件20在正常工作时,为了避免其侧边发出的光线照射到镜头401上,在屏幕盖板10上设置侧壁不透光的遮光凹槽101,将前置摄像头40设置在遮光凹槽101处,并将不透光的漏光遮挡件30设置在镜头401的与显示组件20的侧边之间,可以阻挡显示组件20的侧边发出的一部分光线,降低镜头401因受到显示组件的光线干扰而出现串光的概率,保证前置摄像头40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参照图4,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通过在屏幕盖板10中面向前置摄像头40的位置处设置遮光凹槽101(也称为盲孔),由于遮光凹槽101的侧壁不透光,使得遮光凹槽101与屏幕盖板10平面所形成的段差使漏光遮挡件30能够更有效的阻挡光线沿方向a进入镜头401的视场区,另外,可以使得镜头401和漏光遮挡件30可以沉入该遮光凹槽101进行设置,以进一步提升对光线的遮挡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设计方案的不同,显示组件20与前置摄像头40之间的位置结构可以不同,例如参照图1和图2示出的设计方案,在屏幕盖板上设置U型槽黑边区域3用于放置前置摄像头40,其中在U型槽黑边区域3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显示组件20,显示组件20的结构与U型槽黑边区域3的结构相互配合,即,显示组件20可以包围U型槽黑边区域3的三个相邻侧边,使得显示组件20侧边发出的光线会对镜头401产生三个方向上的干扰,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镜头401对应上述三个方向的侧边设置漏光遮挡件30,以阻挡该三个方向上光线干扰,另外,为了满足更多的移动终端外观设计,和进一步消除所有方向上的光线干扰,还可以将漏光遮挡件30设计为包裹镜头401的整个侧边,以进一步消除折射光线的干扰。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盖板,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设置在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设置在遮光凹槽处,且前置摄像头邻近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漏光遮挡件设置在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显示组件之间。本技术利用漏光遮挡件,以及遮光凹槽与屏幕盖板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段差,使漏光遮挡件能够更有效的阻挡显示组件的光线进入前置摄像头的视场区,在满足高屏占比设计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前置摄像头受到光线干扰,提高了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可选的,参照图5,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遮光凹槽101的侧壁上设有油墨层,且遮光凹槽101的底壁上对应前置摄像头40的镜头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油墨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遮光凹槽101中,在对应前置摄像头40的拍摄区域bc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油墨层,同时也在遮光凹槽101的侧壁上设有油墨层,油墨层为不透光层。在透光区域bc之外的区域形成有油墨层,是为了保证前置摄像头40的正常工作,应当使得镜头401具有完整的视野范围,具体为,在遮光凹槽101内设置有第一预设直径的透光区域bc,使得镜头401可以透过该透光区域bc进行拍摄,且在透光区域bc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油墨层,以满足屏幕盖板10的外观需求,需要说明的是,透光区域bc的直径可以根据镜头401的参数进行相关设置,透光区域bc的直径满足镜头401的拍摄角度不受遮挡即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盖板,所述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所述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遮光凹槽处,且所述前置摄像头邻近所述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所述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所述漏光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盖板,所述屏幕盖板的一面设有遮光凹槽,所述遮光凹槽的侧壁不透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屏幕盖板的设有遮光凹槽的一面;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遮光凹槽处,且所述前置摄像头邻近所述显示组件;漏光遮挡件,所述漏光遮挡件为非透光件,所述漏光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侧面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油墨层,且所述遮光凹槽的底壁上对应所述前置摄像头的镜头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前置摄像头的镜头伸入所述遮光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外周面与所述遮光凹槽的侧壁之间。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