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2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包括外壳组件和电容器本体组件,所述电容器本体组件包括电容器本体外壳、喷金层、CP线、橡胶塞、引线片、铝箔层和电解纸层,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后表面,且与所述外壳卡合固定,所述喷金层位于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内部左侧壁;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卡合固定电容器本体外壳和外壳,方便固定电容器本体外壳,有利于装配时浇筑操作,防止电容器本体发生位移,通过设置保护套与外壳卡合固定,用于保护CP线,减轻电容器CP线在运输时受到的摩擦碰撞损伤,有利于电容器运输环节的安全稳定,进一步提升电容器运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一: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化,控制等方面,定义二: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传统电能表多利用内部电容器隔断直流电,防止电表,因为直流电压存在,影响测量精度,但传统电能表用电容器在与保护壳浇筑固定时,受浇筑冲力影响电容器易发生位移,影响后续保护壳的装配操作,易产生报废品,既增多了生产的投入,又影响装配效率,且传统电能表用电容器在运输时,受外界震动影响,电容器CP线之间易发生碰撞摩擦,产生损坏,影响后期电能表用电容器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具备结构合理、固定方式简单和运输保护性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电能表用电容器在与保护壳浇筑固定时,受浇筑冲力影响电容器易发生位移,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和电容器本体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外壳(11)、第一限位块(12)、密封圈(13)、第二限位块(14)和保护套(15),所述第一限位块(12)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后表面左侧顶部,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13)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下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4)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后表面左侧底部,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15)位于所述外壳(11)下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外壳(11)卡合固定,所述电容器本体组件(20)包括电容器本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10kV电网电能表取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和电容器本体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外壳(11)、第一限位块(12)、密封圈(13)、第二限位块(14)和保护套(15),所述第一限位块(12)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后表面左侧顶部,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13)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下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4)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后表面左侧底部,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15)位于所述外壳(11)下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外壳(11)卡合固定,所述电容器本体组件(20)包括电容器本体外壳(21)、喷金层(22)、CP线(23)、橡胶塞(24)、引线片(25)、铝箔层(26)和电解纸层(27),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后表面,且与所述外壳(11)卡合固定,所述喷金层(22)位于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内部左侧壁,且与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CP线(23)贯穿所述外壳(11)和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且与所述外壳(11)和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塞(24)位于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内部左侧靠近所述喷金层(22)的右侧,所述橡胶塞(24)与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片(25)贯穿所述橡胶塞(24),且与所述橡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仕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