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荀专利>正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70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它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它包括光伏电池板、前透光面、前集热腔、后集热腔、金属集热管,光伏电池板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透光面,光伏电池板与前透光面之间形成有前集热腔,前集热腔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入风口、出风口,光伏电池板的后侧设置有后集热腔,后集热腔中安装有金属集热管,金属集热管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入口、出口,后集热腔的后部设置有保温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热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
本技术涉及的是太阳能应用
,具体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再生能源,其光电、光热的综合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光伏板获取太能能,但光伏板只能发电不能集热,且光照时在板上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降温,使光伏电池的温度升高,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影响发电量,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低下,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结构设计合理,集热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节能环保,易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包括光伏电池板、前透光面、前集热腔、后集热腔、金属集热管,光伏电池板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透光面,光伏电池板与前透光面之间形成有前集热腔,前集热腔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入风口、出风口,光伏电池板的后侧设置有后集热腔,后集热腔中安装有金属集热管,金属集热管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入口、出口,后集热腔的后部设置有保温背板,便于收集温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集热效果好,节能环保,能大大降低了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包括光伏电池板1、前透光面2、前集热腔3、后集热腔4、金属集热管5,光伏电池板1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透光面2,光伏电池板1与前透光面2之间形成有前集热腔3,前集热腔3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入风口6、出风口7,光伏电池板1的后侧设置有后集热腔4,后集热腔4中安装有金属集热管5,金属集热管5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入口8、出口9。本具体实施方式光伏电池板1采用常见深蓝色的多晶硅电池片或黑色的单晶硅电池,均具有很好的集热效果,当太阳照射光伏电池板1使得前集热腔3内温度高时,将风由入风口6引入腔内,经出风口7流出为其降温,光伏电池板1背板上设置有金属集热管5,高温时通过介质从金属集热管5的入口8进入,然后从出口9流出带走热能,为光伏电池板5降温,同时为更好的收集温度,在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后面设置有保温背板10。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及时带走太阳照射产生的热量,使得光伏电池的温度降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对光伏发电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使太阳能从光电、光热两方面被加以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阳能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1)、前透光面(2)、前集热腔(3)、后集热腔(4)、金属集热管(5),光伏电池板(1)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透光面(2),光伏电池板(1)与前透光面(2)之间形成有前集热腔(3),前集热腔(3)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入风口(6)、出风口(7),光伏电池板(1)的后侧设置有后集热腔(4),后集热腔(4)中安装有金属集热管(5),金属集热管(5)的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有入口(8)、出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1)、前透光面(2)、前集热腔(3)、后集热腔(4)、金属集热管(5),光伏电池板(1)的前侧面设置有前透光面(2),光伏电池板(1)与前透光面(2)之间形成有前集热腔(3),前集热腔(3)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入风口(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荀刘二娟
申请(专利权)人:侯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