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69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壳体,风道主壳体的进风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导风结构包括将气流引入风道主壳体内的进风口;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导风结构上的进风口的横截面积减小,并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节流。该散热风道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在空调机组上会有许多大功率元器件,这些大功率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发热量大的问题。例如:变频压缩机的驱动板,由于其功率大,使得需要有良好的散热才能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和火灾。目前对于电控箱3的电器元件散热以安装风冷的散热片2为主,为了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往往还要增加风道1,其结构如图1和2所示。风道1一般是筒形的结构,一端进风,另一端出风,依靠整机的风系统流向来引入空气流过增加散热。但是由于空调机组的结构因素,由于内部安装空间受限,许多散热用的散热片2的面积较小、整个内部空间内空气温度过高,使得散热效果不理想,造成散热不能满足要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风道结构,其包括风道主壳体,风道主壳体的进风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导风结构包括将气流引入风道主壳体内的进风口;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导风结构上的进风口的横截面积减小,并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节流。可选地,导风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面段、锥形过渡段和第二截面段,由第一截面段到第二截面段的方向,锥形过渡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截面段与安装板配合。可选地,安装板覆盖风道主壳体的进风端的端口,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导风结构的安装孔,导风结构的第二截面段插入安装孔内。可选地,导风结构的第二截面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可选地,风道主壳体的出风端设置有出风口,和/或,风道主壳体的出风端设置有驱动气体流动的出风引流结构。可选地,出风引流结构包括风扇。可选地,风道主壳体具有配合开口,风道主壳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位于配合开口的两侧。可选地,风道主壳体的与配合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导风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控箱,其包括电控箱体、设置在电控箱体上的散热组件和散热风道结构,散热风道结构为上述的散热风道结构,散热组件位于散热风道结构的风道主壳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电控箱。根据本技术的散热风道结构、电控箱及空调器,该散热风道结构的风道主壳体可以具有形成风道,以使气体从风道内通过并与风道内的物体换热,从而实现散热。安装板用于承载导风结构。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用于连通风道内外,使气体能够进入风道内。由于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的横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减小,因而可以产生节流效应,使得通过导风结构的气体的流速增加,温度降低,进而使气体在风道内与风道内的物体换热效果更好,换热速度更快,且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以提升降温散热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控箱、散热片和风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中的电控箱体、散热组件和散热风道结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散热风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导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风道;2、散热片;3、电控箱;本申请:10、风道主壳体;11、安装板;12、导风结构;121、进风口;122、第一截面段;123、锥形过渡段;124、第二截面段;13、出风引流结构;14、配合开口;20、电控箱体;30、散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散热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壳体10,风道主壳体10的进风端设置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导风结构12包括将气流引入风道主壳体10内的进风口121,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导风结构12上的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减小,并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节流。该散热风道结构的风道主壳体10可以具有形成风道,以使气体从风道内通过并与风道内的物体换热,从而实现散热。安装板11用于承载导风结构12。导风结构12的进风口121用于连通风道内外,使气体能够进入风道内。由于导风结构12的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减小,因而可以产生节流效应,使得通过导风结构12的气体的流速增加,温度降低,进而使气体在风道内与风道内的物体换热效果更好,换热速度更快,且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以提升降温散热效果。总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结构的总思想是:散热风道结构的风道主壳体10形成类似管道的结构,四周有三面封闭,留出一面安装在固定物例如空调器的电器盒上面,以与需要散热的结构配合,利用风道包住需要散热的结构例如,电器盒的散热器。散热风道结构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出风端可以是空洞,供气体流出,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引风结构,加快气流速度。进风端可以是全封闭的面或部分封闭的面,其上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处都插入导风结构12,以通过导风结构12的节流作用降低进气温度,提升散热效果。下面对散热风道结构的各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导风结构12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其可以是任意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对气流进行节流,使其通过后温度下降即可。导风结构的大小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导风结构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风结构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面段122、锥形过渡段123和第二截面段124,由第一截面段122到第二截面段124的方向,锥形过渡段12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截面段124与安装板11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截面段122的面积大于第二截面段124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锥形过渡段123的壁面具体形状和弧度可根据需要确定,只要能够确保节流效果,并有效保证导风结构12的结构可靠性即可。这种导风结构12不仅节流效果好,而且结构稳定,结构强度高,可以有效减少和/或吸收振动,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提升静音效果。安装板11覆盖风道主壳体10的进风端的端口,和/或,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导风结构12的安装孔,导风结构12的第二截面段124插入安装孔内。可选地,为了降低噪音,且保证进风效果,导风结构12的第二截面段124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由于第二截面段124与安装孔之间过盈配合没有空隙,从而保证气体不会从缝隙通过,进而能够减少噪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以确保具有足够的进风量。如图4所示,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并形成一列导风结构12。沿安装板的宽度方向多列导风结构12依次间隔设置。可选地,风道主壳体10的出风端设置有出风口,用于将吸收了热量的气流排出。可选地,风道主壳体10的出风端设置有驱动气体流动的出风引流结构13,以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使气体流速增加进而提升散热能力。可选地,出风引流结构13包括风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引流结构13可以是其他任何适当的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与需要散热的结构配合,风道主壳体10具有配合开口14,风道主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壳体(10),所述风道主壳体(10)的进风端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所述导风结构(12)包括将气流引入所述风道主壳体(10)内的进风口(121);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结构(12)上的所述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减小,并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节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壳体(10),所述风道主壳体(10)的进风端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12),所述导风结构(12)包括将气流引入所述风道主壳体(10)内的进风口(121);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结构(12)上的所述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减小,并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节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面段(122)、锥形过渡段(123)和第二截面段(124),由第一截面段(122)到第二截面段(124)的方向,所述锥形过渡段(12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截面段(124)与所述安装板(1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覆盖所述风道主壳体(10)的进风端的端口,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导风结构(12)的安装孔,所述导风结构(12)的第二截面段(124)插入所述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伟陈必奎王明俊丁科劳继杨叶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