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08247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其中,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在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均只需要保存一个映射关系的MCS表的设计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线信道质量好坏会影响通信系统性能,而信噪比作为衡量无线信道质量的一个指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移动通信终端给网络侧通知信噪比大小值是不够的,还需要反馈可能的调制方式。而在LTE通信系统中为了节省信令开销,终端只上报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索引作为网络侧判断无线信道质量的初步依据,而网络侧根据CQI索引映射得到一个5bit的MCS(ModulationCodingScheme,调制编码策略)索引,进而依据该MCS索引确定传输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以及码率等传输参数。5GNR(NewRadio,新无线)在NR#3会议上开始讨论CQI和MCS表的设计方案,并初步形成一个结论:对于CQI表的设计,需要根据终端可支持的最大调制方式等级来确定。例如,终端只能支持最大64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则采用最大调制方式为64QAM的CQI表;如果终端可支持最大256QAM,则采用最大调制方式为256QAM的CQI表。然而,对于5GNR中如何设计并使用MCS表还没有定论,因此,有必要就MCS表的设计及使用提出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就MCS表的设计及使用提出了一种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第一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索引;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传输方法的步骤。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在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均只需要使用与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的一种映射关系,即可实现调制编码方式的确定,相对于使用不同调制编码方式各自对应的映射关系来确定调制编码方式而言,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种:1、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均只需要保存一个映射关系,降低了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的存储容量要求;2、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均只需要保存一个映射关系,而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不需要执行映射关系选择等其他操作,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3、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网络侧和移动通信终端侧,均只需要保存一个映射关系,因此网络侧在下发MCS索引时,并不需要指明其对应于哪一个映射关系,降低了信令指示开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之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之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之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用于对控制上行数据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该步骤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确定移动通信终端上行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并向移动终端发送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以指示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其中,该编码方式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行数据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可以包括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四相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QAM)、64QAM和256QAM等。步骤102,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为: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的等级最高的调制编码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之后,还包括: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频谱效率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目标频谱效率;所述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具体为: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和所述第一目标频谱效率进行上行数据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选择与当前传输使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波形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选择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波形包括: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6.一种传输方法,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包括: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索引;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时,从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选择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支持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为:所述映射关系记录的调制编码方式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的等级最高的调制编码方式。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之后,还包括: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频谱效率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二目标频谱效率;所述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利用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和所述第二目标频谱效率进行下行数据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具体包括:选择与当前传输使用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波形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选择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波形包括: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12.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调制编码策略索引与调制编码方式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制编码策略索引对应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映射关系与网络侧设备所支持的最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相对应;第一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不支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