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36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转接连接器,转接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接触单元,接触单元具有两插接端,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接触单元限制在其内部的防脱结构,接触单元浮动安装在壳体内以可在插接方向以及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发生位移。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包含了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接触件组件三部分,并且转接连接器的接触单元浮动安装在壳体内以可在插接方向以及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在插接时,可通过接触单元的两端与第一、第二连接器的配合来减小插合部位的偏移量,从而为电连接器产品小型化设计、高速数据传输设计等提供了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组件是两设备或者部件之间常用的连接装置,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例如机箱模块与机柜之间、电池箱与电池舱或充电架之间以及两块PCB板之间均会遇到需要用电连接器组件连接的情况。其中两块PCB板之间传输信号所用到的电连接器组件主要为差分连接器组件,对信号的传输速度以及传输质量、密度等均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现有的用于两PCB板之间的电连接器组件均为两件式对插结构,插头和插座对插在一起,要求侧向偏移最大为0.15mm,若偏移超差,则会导致插头、插座的信号导体和接地导体距离过小而出现耐电压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目前的用于PCB之间连接的电连接器对两PCB板之间的对正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PCB板之间的对正是比较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以降低对需要连接的两部件的对正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电连接器组件的转接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连接器的转接连接器,转接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连接器的转接连接器,转接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接触单元,接触单元具有分别用于与第一、第二连接器的接触件进行插接的两插接端,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接触单元限制在其内部而防止接触单元在插接方向上脱出壳体的防脱结构,接触单元浮动安装在壳体内以可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发生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30 CN 2017109189440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连接器的转接连接器,转接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接触单元,接触单元具有分别用于与第一、第二连接器的接触件进行插接的两插接端,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接触单元限制在其内部而防止接触单元在插接方向上脱出壳体的防脱结构,接触单元浮动安装在壳体内以可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发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单元可在插接方向上发生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单元为差分接触单元,第一、第二连接器的接触件与差分接触单元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单元包括绝缘基板,差分接触单元的两信号导体分设于绝缘基板的两侧板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绝缘基板的两侧板面上还分别在信号导体的两侧设有接地导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单元为印制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峰马陆飞屈峰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