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脚手架及其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33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组件,其能够起到对悬挑脚手架稳定固定的同时,更易于拆卸和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脚手架,其包括前述的固定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楼板设置;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楼板的下部,限制所述固定杆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将所述固定板压紧在脚手架支撑钢梁的上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脚手架及其固定组件
本技术涉及悬挑脚手架,尤其设置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民用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当下建筑住宅用地紧张情况下,民用住宅发展多为高层住宅。但由于落地式脚手架一次性钢管、扣件投入量较大,随着结构层的增高,落地式脚手架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而迫于成本因素,整体提升式脚手架在民用住宅中应用较为有限,主要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中。在实际工程中,普遍应用悬挑脚手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的悬挑脚手架做法通常会采用图1A和图1B中所示出的固定组件,如图1A示出的固定组件中,悬挑脚手架锚固端使用锚环固定,锚环大多采用ф20mm圆钢加工成U型锚环,预埋在混凝土里,与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且钢筋锚固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如图1B示出的固定组件中,悬挑脚手架锚固端使用U型钢筋拉环及螺栓进行锚固,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悬挑脚手架的固定方法中还存在操作难度较大、无法回收利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组件,其能够起到对悬挑脚手架稳定固定的同时,更易于拆卸和重复利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脚手架,其包括前述的固定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楼板设置;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楼板的下部,限制所述固定杆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将所述固定板压紧在脚手架支撑钢梁的上表面。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下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限制所述挡板向下脱离所述固定杆。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车有螺纹,所述上、下限位件为螺母。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楼板中设置有套管,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套管穿过所述楼板。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允许所述固定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固定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结构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同。为实现前述目的的悬挑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支撑钢梁、脚手架本体以及多个固定组件,所述脚手架支撑钢梁支持所述脚手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为前述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所述脚手架支撑钢梁。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手架支撑钢梁纵向设置在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为多个,并沿所述脚手架支撑钢梁的长度方向平均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间距为200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板以及挡板,通过在固定杆两端增设可拆卸的限位件,使得固定完毕后,固定组件能够容易地从悬挑脚手架中拆卸,同时固定组件中的各个单元都可重复利用,在简化了施工的同时,减少了施工的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A示出了传统悬挑脚手架的一种固定方式。图1B示出了传统悬挑脚手架的另一种固定方式。图2示出了采用固定组件的悬挑脚手架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固定组件一个实施方式的正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固定组件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固定组件中固定板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悬挑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其具备简易设施的特点。对于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现有的固定组件如图1A和图1B所示。对于图1A和图1B示出的现有悬挑脚手架固定组件,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如下问题:对于图1A示出的悬挑脚手架固定组件中,锚环现场进行加工时由于弯折段较多,操作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基本上不会加工端部180°弯钩。同时固定组件在使用后无法回收利用,预埋的圆钢用量较大,使用完成只能用乙炔焰割除,浪费严重。对于图1B示出了悬挑脚手架固定组件中,预埋U型钢筋拉环401应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螺栓固定困难,费工费时,固定欠佳的螺栓在混凝土浇筑时容易走位或破坏,且需要增加2根1.5m长ф18HRB335钢筋402,该做法使角钢和螺栓得到回收,预埋于混凝土中的U型钢筋拉环仍需割除。仍无法达到循环使用、绿色施工要求。同时,若压环预埋高度不准,经常会出现用气焊断开压环现象;锚固点焊接时做不到完全满焊,特别是后置锚固点部位,仅靠点焊的焊缝受力,极不安全。图2示出了采用本固定组件的悬挑脚手架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示意图,其包括多个固定组件1、脚手架支撑钢梁2以及脚手架本体3,脚手架支撑钢梁2横置在需要搭设悬挑脚手架的建筑楼板上,用于支撑脚手架本体3。为了将沿将脚手架支撑钢梁2固定在建筑楼板上,在脚手架支撑钢梁2的长度方向平均分布有多个固定组件1,每两个相邻的固定组件1之间的间距为200毫米,固定组件1穿过建筑楼板设置,使得固定组件1限制了脚手架支撑钢梁2与建筑楼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本固定组件1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由图3可知,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杆组件、固定板11以及挡板12,固定杆组件包括两根分别穿过楼板的固定杆10,并分别设置在脚手架支撑钢梁2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板11由固定杆10穿过并设置在固定杆10的上部,挡板12设置在固定杆10穿过楼板后的下部,从而能够限制固定杆10向上移动。在固定杆10的上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上限位件13a,在固定杆10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下限位件13b,当固定组件1将脚手架支撑钢梁2固定在楼板表面时,固定杆10向上位移至被挡板12以及下限位件13b所限制的极限位,将固定板11放置在脚手架支撑钢梁2的上表面,并让上限位件13a向下将固定板11压紧在脚手架支撑钢梁2的上表面,此时挡板12紧贴于楼板的下表面,同时,在固定杆10以及固定板11的共同作用下,脚手架支撑钢梁2被固定于楼板的上表面。以此方式固定后的脚手架支撑钢梁2被压紧在楼板表面,同时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楼板设置;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楼板的下部,限制所述固定杆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将所述固定板压紧在脚手架支撑钢梁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过楼板设置;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楼板的下部,限制所述固定杆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将所述固定板压紧在脚手架支撑钢梁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还设有可拆卸的下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限制所述挡板向下脱离所述固定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车有螺纹,所述上限位件、下限位件为螺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中设置有套管,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套管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强李继宏何昌连许文明马振世潘淡浓谢圣浩张强吴永敏卢慧琴高亮邓文全毛飔琼
申请(专利权)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