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29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保温层、保温连接件、中间现浇层、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现浇层包括中间钢筋网片,所述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保温层、中间现浇层、内压板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和限位轮,在连接件本体或限位轮上连接有钢筋锚固环,所述钢筋锚固环与中间钢筋网片。在保温连接件布置完成后,安放中间钢筋网片,两层钢筋网片(内页板钢筋网片和中间钢筋网片)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保温连接件充分发挥钢筋桁架的作用,完全取代了桁架钢筋,减少了桁架钢筋生产的工序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外墙体保温的三种方式按照在墙中的位置不同划分为内保温、外保温和夹心保温。由于外保温的耐火性能较差、内保温较少室内使用面积以及容易发霉等缺点,限制了这两种保温方式的推广与使用。夹心保温墙体不仅具有沉重、围护和保温功能,又能起到防火和抗腐的作用,因而,夹心保温墙体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预制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十由内外叶板和保温层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成整体的墙体。保温连接件通过自身的连接构造,将外叶板、内叶板、保温层三者连接成一体,对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性能和提高起止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保温连接件件需具备低导热系数和较好的力学性能,通常采用不锈钢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图1所示,现有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呈对向平行设置的预制内叶板9和预制外叶板12,在预制内叶板9内设有内叶板钢筋网片,在预制外叶板内设有外叶板钢筋网片16,在预制内叶板9和预制外叶板10之间的空隙(即后浇筑空腔10)设有桁架钢筋15和中间钢筋网片11,桁架钢筋15的两侧分别与内叶板钢筋网片17和中间钢筋网片11相连。其中,桁架筋(钢筋桁架)起着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连接两层钢筋网片(内叶板钢筋网片和中间钢筋网片),保证两层钢筋网片有可靠的连接,第二是保证一定的刚度,后浇混凝土时,为保证里面的钢筋在浇筑时不发生扭曲或者其他变形,桁架钢筋具备一定的刚度保证网片垂直。第三,从受力方面,桁架钢筋起到拉结筋的作用。第四保证新旧混凝土更好的连接,不至于在高轴压比的情况下发生新旧混凝土接合面的剪切破坏。现有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采用桁架钢筋穿过保温层将内、外叶板连接成整体,有冷热桥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桁架钢筋连接内、外叶墙板,在工厂生产时,由于桁架桁架钢筋在纵向方向的连续性,对现浇层(中空部分)中钢筋网片的放置造成困难,增大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取代桁架钢筋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保温层、保温连接件、中间现浇层、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现浇层包括中间钢筋网片,所述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保温层、中间现浇层、内压板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和限位轮,在连接件本体或限位轮上连接有钢筋锚固环,所述钢筋锚固环与中间钢筋网片相连。按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筋锚固环与连接件本体相连时,两者的连接点位于限位轮的上方。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钢筋锚固环包括设有开口的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卡扣,用于卡住进入弧形环内的钢筋,所述弧形环上设有连接端头与连接件本体相连。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本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成锥形端头,所述锥形端头包括端头本体,所述端头本体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相连,另一端设成锥状尖端。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锥状尖端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斜切面交汇而成。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头本体为柱状,其外径大于连接本体外径。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头本体与连接件本体通过锥形过渡段相连,所述锥形过渡段的外径从连接件本体的外径逐渐过渡到端头本体的外径。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在保温连接件布置完成后,安放中间钢筋网片(空腔区的钢筋网片),钢筋锚固环与中间钢筋网片相连,而保温连接件是固定于内页板中的,从而将两层钢筋网片(内页板钢筋网片和中间钢筋网片)连接在一起,其中,充分发挥钢筋桁架的作用,完全取代了桁架钢筋,减少了桁架钢筋生产的工序以及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2、由于保温连接件是浇筑外叶板之后安装的,通过在保温连接件的至少一端设置一个锥状尖端,一方面减少了其装入外叶板时,外叶板混凝土对其的阻力,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其锥状尖端可以防止保温连接件在外叶板上外露。3、通过设置外径逐渐扩大的锥形过渡段,当嵌入混凝土的深度一定时,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角所对应的面积越大,即破坏面积越大,使保温连接件与混凝土的抗拉力越大,从而减少单位面积保温连接件的分布个数。4、保温连接件中的限位轮,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限制保温连接件插入混凝土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其表面设置定位齿,插入时定位齿嵌入保温层中,保证保温连接件插入混凝土时,其与内叶板连接时的垂直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保温连接件与钢筋网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保温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保温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12、保温层13、保温连接件18、中间现浇层10、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9,所述中间现浇层包括中间钢筋网片11,所述保温连接件18置于外叶板12、保温层13、中间现浇层10、内压板9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18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3和环状限位轮4,在连接件本体3或限位轮4上连接有钢筋锚固环7,用于与中间现浇层10内的钢筋网片11连接。所述钢筋锚固环7包括设有开口的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向内弯折的卡扣701,用于卡住进入弧形环内的钢筋14(钢筋网片11的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所述弧形环上设有连接端头8与连接件本体相连。保温连接件布置完成后,安放钢筋网片11(空腔区的钢筋网片),使钢筋网片的横向钢筋或竖向钢筋卡装在钢筋锚固环7的弧形环内,由于保温连接件最终固定于内页板中的,最终两层钢筋网片(17,11)通过保温连接本体及钢筋锚固环7连接在一起。其中,钢筋锚固环7充分起到桁架钢筋的作用。保温连接件充分发挥钢筋桁架的作用,完全取代了桁架钢筋。墙板构建生产时,减少了桁架钢筋生产的工序以及成本。上述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固定台模上安装模具、放置垫块、钢筋网片16,浇筑混凝土,形成外叶板12;步骤二、在外叶板12上铺设事先以模块化、模数化并且预留好保温连接件预留孔洞的保温层13;步骤三、保温层13铺设完成后,在保温连接件预留孔洞的地方插入保温连接件18直到外叶板12中;步骤三:铺设中间钢筋网片11,并使保温连接件的钢筋锚固环7与中间钢筋网片11的横向或竖向钢筋14锚固连接;步骤四:在台模上安装模具、放置垫条,安放钢筋网片17,浇筑混凝土,形成内叶板9;步骤五、将养护好的外叶板12及保温层13翻转180°,通过保温连接件将内、外叶板连接成一体,形成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本体3的两端一端设置成锥形端头,所述锥形端头包括端头本体2,所述端头本体2的一端与连接件本体3相连,另一端设成锥状尖端1。其中,所述锥状尖端为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斜切面交汇而成。两斜切面相对连接件本体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30~60°,优选45°。如图2所示,其为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8与保温层7时的状态示意图。由于保温连接件是浇筑外叶板8之后安装的,通过在保温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一个锥状尖端,一方面减少了其装入外叶板时,外叶板混凝土对其的阻力,提高了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保温层、保温连接件、中间现浇层、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现浇层包括中间钢筋网片,所述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保温层、中间现浇层、内压板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和限位轮,在连接件本体或限位轮上连接有钢筋锚固环,所述钢筋锚固环与中间钢筋网片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保温层、保温连接件、中间现浇层、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现浇层包括中间钢筋网片,所述保温连接件置于外叶板、保温层、中间现浇层、内压板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柱状连接件本体和限位轮,在连接件本体或限位轮上连接有钢筋锚固环,所述钢筋锚固环与中间钢筋网片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当钢筋锚固环与连接件本体相连时,两者的连接点位于限位轮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锚固环包括设有开口的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卡扣,用于卡住进入弧形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陈定球
申请(专利权)人: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