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2200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33
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包括涵身内台车、涵身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涵身内台车包括第一轨道,台车钢构通过第一行走轮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上,第一行走轮连接第一行走电机;所述涵身外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桁车钢构通过第二行走轮滑动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第二行走轮连接第二行走电机;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涵身内模面板、涵身外模面板,涵身内模面板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台车钢构上的第一液压油缸连接,涵身外模面板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桁车钢构固接,涵身外模面板自身通过第二液压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通过设置涵身内台车、涵身外轨道桁车,可加快施工进度,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适用于公路工程箱涵混凝土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进行箱涵混凝土施工时,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涵洞内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涵身模板的加固。此方法工作量大、投入材料、设备和人工较多、工期长、成本高,由于涵身空间狭小(横截面积8㎡-20㎡不等),模板不易加固,容易造成跑模现象。箱涵也采用预制混凝土,投入吊装机械设备、人工较多,预制箱涵之间缝面处理工作量大,工期长,吊装设备布置受地形条件限制,有时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可将箱涵的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完成,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涵身施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包括涵身内台车和涵身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涵身内台车包括第一轨道,台车钢构通过第一行走轮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上,第一行走轮连接第一行走电机;所述涵身外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桁车钢构通过第二行走轮滑动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第二行走轮连接第二行走电机;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涵身内模面板、涵身外模面板,涵身内模面板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台车钢构上的第一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涵身内台车和涵身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涵身内台车包括第一轨道(1’),台车钢构通过第一行走轮(2’)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1’)上,第一行走轮(2’)连接第一行走电机(3’);所述涵身外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1),桁车钢构通过第二行走轮(2)滑动设置在第二轨道(1)上,第二行走轮(2)连接第二行走电机(3);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涵身内模面板(9’)、涵身外模面板(9),涵身内模面板(9’)通过第一支撑机构(10’)与台车钢构上的第一液压油缸(12’)连接,涵身外模面板(9)通过第二支撑机构(10)与桁车钢构固接,涵身外模面板(9)自身通过第二液压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涵身内台车和涵身外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涵身内台车包括第一轨道(1’),台车钢构通过第一行走轮(2’)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1’)上,第一行走轮(2’)连接第一行走电机(3’);所述涵身外轨道桁车包括第二轨道(1),桁车钢构通过第二行走轮(2)滑动设置在第二轨道(1)上,第二行走轮(2)连接第二行走电机(3);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涵身内模面板(9’)、涵身外模面板(9),涵身内模面板(9’)通过第一支撑机构(10’)与台车钢构上的第一液压油缸(12’)连接,涵身外模面板(9)通过第二支撑机构(10)与桁车钢构固接,涵身外模面板(9)自身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钢构包括第一下横梁(4’),第一下横梁(4’)分左右两根沿路基长度方向布置,两第一下横梁(4’)上方沿长度方向前后分别固定有第一桁车支腿(5’),前后的第一桁车支腿(5’)均通过第一上横梁(6’)加固,在左右的第一上横梁(6’)上间隔设有多根第一主梁(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涵身内模面板(9’)为倒U字型,涵身内模面板(9’)横截面与分段需要浇筑的箱涵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稳科李海军吴浩中汪贤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