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地坎及电梯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00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地坎,包括地坎本体,所述地坎本体包括设置于中部的地坎槽以及位于地坎槽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地坎槽底部通过连接部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地坎槽内设有容置滚轮的容置腔,所述地坎槽宽小于容置腔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梯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双重防脱功能,同时通过滚轮及地坎运载门板的方式分担门板的重量,解决了多折大开门时厅门或轿门装置因整体负重大导致强度不够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此外,地坎槽槽口较大易累积掉落垃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地坎及电梯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是一种电梯地坎及电梯门组件。
技术介绍
电梯地坎是电梯轿厢或者厅门入口出入轿厢的带槽金属踏板,传统电梯地坎在地坎本体中部下凹形成地坎槽,滑块从上往下直接插在地坎槽内,正常使用时,每块门板安装两块滑块,电梯门开合运动时滑块在地坎槽内左右滑动。现有的采用滑块机构来移动门板的地坎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地坎不能承载门板的重量,当电梯在开门较大时,特别是用在一些需要进出大型器械装备场合的大开门、门板重量很大时,厅门或轿门装置的在长时间承载门板后易变形、下坠,严重的甚至出现门板顶住地坎而无法开关门现象。其次,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防脱地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门板脱槽,当外力撞击大于设计极限值时门板依旧会脱槽,出现人员坠落的风险。此外,市场上常见地坎的地坎槽槽口往往有12mm左右宽,很容易掉进垃圾,垃圾堆积堵塞后会使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而导致停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梯地坎,具备防脱功能,同时通过地坎运载门板的方式分担门板的重量,解决了多折大开门时厅门或轿门装置因整体负重大导致强度不够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此外,地坎槽槽口较大易累积掉落垃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地坎,包括地坎本体,所述地坎本体包括设置于中部的地坎槽以及位于地坎槽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地坎槽底部通过连接部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地坎槽内设有容置滚轮的容置腔,所述地坎槽宽小于容置腔宽度。一方面可以防止门板脱槽;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少垃圾进入地坎槽内,降低开关门故障的发生率。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滚轮导轨,所述滚轮导轨与地坎本体为一体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用于夹持滚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上下导轨夹持滚轮,滚轮只能沿水平方向滚动运行,无法离开两导轨之间的区域,不存在脱离地坎本体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地坎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地坎本体的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地坎本体的连接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地坎本体的安装槽。两安装槽都为口小腔大的T型槽结构,以提高地坎本体的固定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地坎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部,当地坎本体的侧面受到冲击时可起到缓冲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包括与地坎本体一体设置的加强侧板以及加强侧板围成的缓冲槽,当加强侧板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槽可吸收外侧能量,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门组件,包括所述地坎,还包括设置于地坎本体容置腔内的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连接板与门板固定,滚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端部。滚轮可在下导轨上滚动运行,门板的重量可通过滚轮传递到下导轨上,此时地坎本体可承载门板的重量,从而解决多折大开门时厅门或轿门装置整体负重大而导致强度不够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轮毂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下导轨面为与滚轮轮毂相配合的凸起设计,上、下导轨夹住滚轮,降低滚轮脱槽风险。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软保护层,可减少滚轮在滚动过程中的噪音。本技术电梯地坎及电梯门组件具有双重防脱功能,采用滚轮及导轨的结构来代替滑块结构,滚轮及导轨结构可分担门板的自重,改善厅门或轿门装置的受力情况,提高厅门或轿门装置的可靠性,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开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坎本体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梯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梯门组件中滚轮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地坎槽;2、第一支撑部;21、安装槽;3、第二支撑部;31、加强侧板;32、缓冲槽;33、圆倒角;4、连接部;41、安装槽;5、容置腔;51、上导轨;52、下导轨;6、防滑槽;7、滚轮;71、轮轴;72、轴承;73、轮毂;74、软保护层;75、螺母;8、连接板;9、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电梯地坎及电梯门组件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地坎,包括地坎本体,地坎本体的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地坎槽1,地坎槽1两侧分别为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两支撑部在地坎槽1底部通过连接部4形成一体结构。地坎槽1内设有可容置滚轮的容置腔5,地坎槽1宽小于容置腔5宽度,该结构一方面可以防止门板脱槽;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少垃圾进入地坎槽内,降低开关门故障的发生率。容置腔5内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用于夹持滚轮的上导轨51和下导轨52。此外,容置腔5底面设有垃圾孔,可将仅有的进入到地坎槽1内的垃圾或灰尘通过垃圾孔排出。第一支撑部2的侧面设有固定地坎本体的安装槽21,连接部下方也设有固定地坎本体的安装槽41,两安装槽都为口小腔大的T型槽结构,以提高地坎本体的固定强度。第二支撑部3的侧面设有加强侧31板,加强侧板31与地坎本体为一体结构,加强侧板31与地坎本体围成一个开口向下的缓冲槽32。当加强侧板31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槽32可吸收外侧能量,起到缓冲作用。第二支撑部3的上端面与加强侧板31的衔接部位设有圆倒角33,一方面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乘客及检修人员不被锐角划伤。此外,地坎本体的上端面还设有防滑槽6,以增加地坎本体表面的防滑性能。如图2所示,一种电梯门组件,包括图1所示的地坎和设置于地坎本体容置腔5内的滚轮7,该滚轮7通过连接板8与门板9固定,连接板8的端部与滚轮7固定连接。滚轮7可在下导轨52上滚动运行,门板9的重量可通过滚轮7传递到下导轨52的上表面,此时地坎本体可承载门板的重量,从而解决多折大开门时厅门或轿门装置整体负重大而导致强度不够的问题。如图3所示,滚轮7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轮轴71、轴72、轮毂73和软保护层74。其中,轮轴71穿过连接板8通过螺母将连接板8固定在轮轴71上;轴承72的设置使得滚轮7运行时更加稳定和顺畅;轮毂73采用铁质材料,强度大;软保护层74优先采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滚轮7在滚动过程中的噪音。滚轮轮毂73外侧设有凹槽,所述上、下导轨面为与滚轮轮毂73相配合的凸起设计,上导轨51和下导轨52夹住滚轮71,使滚轮71只能在水平方向运行,无法离开两导轨之间的区域,不存在脱离地坎本体的风险。正常情况下,门板9的移动通过滚轮7在下导轨52上的滚动来实现,滚轮7与上导轨5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门板9的重量可通过滚轮7传递到下导轨52上,地坎槽1槽口仅能容纳连接板8的厚度,可有效防止滚轮7脱轨跳出地坎槽1。若遇到开关门加速度很大或人为的给予开关门方向的阻力时,滚轮7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脱离下导轨52,在上导轨51表面运行。此时上导轨51起到了限位作用,使滚轮7在运行的同时防止门板9脱离地坎本体,增加地坎的安全性;若人为在厅门侧往井道内方向推厅门或在轿门侧往井道外方向推轿门,滚轮7也能在上、下导轨内保持运行,防止门板8脱离地坎本体,提高厅门或轿门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电梯地坎的地坎槽1宽小于容置腔5宽度,容置腔5内设有夹持滚轮的上导轨51和下导轨52,实现了双重防脱功能。电梯门组件采用滚轮7结构来代替滑块结构,滚轮结构可分担门板的自重,改善厅门或轿门装置的受力情况,提高厅门或轿门装置的可靠性,可实现更大范围开门。此外,本技术减小了地坎槽1的开口间隙,约为市场上常见地坎的四分之一大小,从而大幅度减少了掉落的粉尘和垃圾,且容置腔5底部设置的垃圾孔可使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地坎,包括地坎本体,所述地坎本体包括设置于中部的地坎槽以及位于地坎槽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地坎槽底部通过连接部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槽内设有容置滚轮的容置腔,所述地坎槽宽小于容置腔宽度,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滚轮导轨,所述滚轮导轨与地坎本体为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地坎,包括地坎本体,所述地坎本体包括设置于中部的地坎槽以及位于地坎槽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地坎槽底部通过连接部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槽内设有容置滚轮的容置腔,所述地坎槽宽小于容置腔宽度,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滚轮导轨,所述滚轮导轨与地坎本体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用于夹持滚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地坎本体的安装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军张文欣高金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