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85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包括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茶包袋,所述茶包袋的下端活结捆扎成球体部,所述茶包袋的上端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所述棱锥体部内装设有散装茶叶,所述球体部内装设有茶叶碎末,所述茶叶碎末充满整个球体部的内部;所述棱锥体部的底面上设有封闭的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有袋茶线。由于所述球体部在充满茶叶碎末后其密度比水要大,而且茶包袋选用通透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因此当袋茶入水冲泡后,袋茶能够自然下沉至杯底;所述球体部内的茶叶碎末与热水接触后逐渐膨胀并撑开活结捆扎处,所述茶叶碎末陆续地进入到所述棱锥体部内,茶叶碎末内的有效物质缓慢地析出,有效提高袋茶的冲泡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袋茶结构
本技术涉及袋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袋茶结构。
技术介绍
袋茶是一种成品茶,将磨碎的茶叶包入一个滤纸作的小袋中,小袋上连有一条线,冲泡后即可将残袋扔掉。袋茶可以用多种茶叶调配,以寻找适合的口味。袋茶由于其方便性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在宾馆、宴会、火车、飞机等场合普及。但是,在冲泡袋茶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袋茶浮在水面上的现象,这是因为袋茶采用轻薄的滤纸进行包装,内装有疏松干燥的茶叶,当袋茶入水后,茶叶吸水渗出气泡,滤纸浸水后其过滤孔被水所覆盖,由于水的张力使得袋茶内的气泡难以通过过滤孔释放到外界,因此袋茶内的气泡增加了袋茶的浮力,使得袋茶浮在水面上,由于袋茶高出于水面,当人们直接饮用时,上嘴唇非常容易触碰到袋茶,容易烫伤。但是,当袋茶的外包装采用通透性好的材料后,茶叶能够与热水充分接触,使得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在短时间内析出,造成袋茶冲泡次数少,容易变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袋茶结构,使得袋茶在冲泡时能够自然下沉并且有效提高袋茶的冲泡次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包括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茶包袋,所述茶包袋的下端活结捆扎成球体部,所述茶包袋的上端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所述棱锥体部内装设有散装茶叶,所述球体部内装设有茶叶碎末,所述茶叶碎末充满整个球体部的内部;所述棱锥体部的底面上设有封闭的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有袋茶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包袋采用尼龙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包袋采用玉米纤维布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茶线的末端连接有袋茶标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由倒立的棱锥体部和球体部构成,所述球体部在充满茶叶碎末后其密度比水要大,而且茶包袋选用通透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因此当袋茶入水冲泡后,棱锥体部内散装茶叶所产生的气泡可以快速排出到外界,同时袋茶在球体部的带动下能够自然下沉至杯底。除此之外,虽然棱锥体部内的散装茶叶与热水充分接触,使得散装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在短时间内析出,但球体部内的茶叶碎末与热水接触后逐渐膨胀并撑开活结捆扎处,所述茶叶碎末陆续地进入到所述棱锥体部内,茶叶碎末内的有效物质缓慢地析出,有效提高袋茶的冲泡次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包括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茶包袋1,所述茶包袋采用尼龙材料或者玉米纤维布材料制成,由尼龙或者玉米纤维布制成的茶包袋由于其过滤孔的尺寸较大,水的张力不至于堵塞所述过滤孔,因此茶包袋内产生的气泡可以通过所述过滤孔排出到外界,避免了由于气泡不能排出而造成袋茶浮力增大的后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茶包袋的下端活结捆扎成球体部11,所述茶包袋的上端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12,所述棱锥体部可以是三棱锥体、四棱锥体、五棱锥体或者其他任意棱边数量的锥体,为了制造方便,本技术中的棱锥体部优选为四棱锥体。所述棱锥体部内装设有散装茶叶2,散装茶叶分散地设在所述棱锥体部内,所述球体部内装设有茶叶碎末3,茶叶碎末充满整个球体部的内部。所述茶叶碎末为茶叶打碎后的产物,其颗粒大小大于所述茶包袋的过滤孔的尺寸大小。所述棱锥体部的底面上设有封闭的开口13,所述开口连接有袋茶线4。本技术的制作过程:首先取出茶包袋,所述茶包袋的形状为棱台,往茶包袋的开口处倒入有一定量的茶叶碎末,然后将装有茶叶碎末的部分茶包袋用细绳14活结捆扎成球体部,此时活结捆扎处上方的部分茶包袋自然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随后往茶包袋的开口处倒入有一定量的散装茶叶,待散装茶叶装好后,把棱锥体部的底面上的开口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车线、热封合或者订书机进行封闭,最后所述袋茶线与所述开口通过穿线打结或者订书机进行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由倒立的棱锥体部和球体部构成,所述球体部在充满茶叶碎末后其密度比水要大,而且茶包袋选用通透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因此当袋茶入水冲泡后,棱锥体部内散装茶叶所产生的气泡可以快速排出到外界,同时袋茶在球体部的带动下能够自然下沉至杯底,避免了人们在喝茶时被袋茶烫伤嘴唇的情况。除此之外,虽然棱锥体部内的散装茶叶与热水充分接触,使得散装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在短时间内析出,但球体部内的茶叶碎末与热水接触后逐渐膨胀并撑开活结捆扎处,所述茶叶碎末陆续地进入到所述棱锥体部内,茶叶碎末内的有效物质缓慢地析出;上述的设置可以使袋茶在初次冲泡后散装茶叶的有效成分快速地析出,方便人们在冲泡后马上饮用,而茶叶碎末的有效成分缓慢地析出,这可以有效提高袋茶的冲泡次数。为了方便袋茶线的拿取,所述袋茶线的末端连接有袋茶标签41,袋茶标签不仅起到方便拿取的功能,还能起到广告、标识、美化产品的功能。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包括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茶包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包袋(1)的下端活结捆扎成球体部(11),所述茶包袋(1)的上端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12),所述棱锥体部(12)内装设有散装茶叶(2),所述球体部(11)内装设有茶叶碎末(3),所述茶叶碎末(3)充满整个球体部(11)的内部;所述棱锥体部(12)的底面上设有封闭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连接有袋茶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袋茶结构,包括具有良好通透性的茶包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包袋(1)的下端活结捆扎成球体部(11),所述茶包袋(1)的上端形成倒立的棱锥体部(12),所述棱锥体部(12)内装设有散装茶叶(2),所述球体部(11)内装设有茶叶碎末(3),所述茶叶碎末(3)充满整个球体部(11)的内部;所述棱锥体部(12)的底面上设有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卓刘芳刘娜郭嘉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