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8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竖直的通槽,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位于通槽的两侧,滑槽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限位柱,所述底座的一侧对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上设置有限位板,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圆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上放置有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以保证搬运携带桶的桶体十分省力,且人工操作下,对于桶体的固定与取拿十分便捷,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目前在拌制再生混凝土的阶段,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外用添加剂,外用添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而这样的添加剂的作用是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等。现有技术下,添加剂一般都会放置于固定的携带桶中,随时备用,而这样的携带桶存在的问题是取拿不方便,而且携带桶很笨重,重量很大,现有设备无法保证携带桶固定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携带桶笨重,无法保证固定放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竖直的通槽,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位于通槽的两侧,滑槽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限位柱,所述底座的一侧对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上设置有限位板,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圆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上放置有桶体。优选的,所述滑槽上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为两组,且限位块分列于滑槽的两侧,限位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长度大于通孔的长度,所述通槽的内径大于限位柱的柱体直径,且限位柱的底部延伸至通槽内。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竖直放置,且限位板的横截面为弧形,限位板的内侧放置有桶体。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且转动辊位于限位板的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限位块分别移动至滑槽的两侧,便可以将桶体提放至底板内或者将桶体从底板内取出,设置转动辊的目的是保证桶体搬运时省力。2、当桶体被放在底板上,将两侧的限位块同时向内侧滑动,使得通槽与通孔处于同时竖直线上,再将限位柱沿通孔插设于通槽内,便可以保证限位块的位置固定,限位块便可以对桶体起到位置固定的作用。3、限位板呈弧形,限位块的一侧设有弧面,限位板与限位块共同作用,以保证桶体的固定,本方案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以保证搬运携带桶的桶体十分省力,且人工操作下,对于桶体的固定与取拿十分便捷,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外用添加剂携带桶固定架的底板竖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通槽、3滑槽、4限位块、5通孔、6限位柱、7底板、8限位板、9转动辊、10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包括底座1和底板7,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竖直的通槽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3,滑槽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3位于通槽2的两侧,滑槽3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5,通孔5内插设有限位柱6,底座1的一侧对接有底板7,底板7的顶部上设置有限位板8,底板7的顶面开设有圆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辊9,转动辊9上放置有桶体10,滑槽3上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的数量为两组,且限位块4分列于滑槽3的两侧,限位块4与滑槽3滑动配合,限位柱6的长度大于通孔5的长度,通槽2的内径大于限位柱6的柱体直径,且限位柱6的底部延伸至通槽2内,限位板8竖直放置,且限位板8的横截面为弧形,限位板8的内侧放置有桶体10,转动辊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放置槽的槽壁上,且转动辊9位于限位板8的内侧。本实施例中,限位块4可以沿滑槽3进行滑动,从而可以保证移动限位块4的位置,将限位块4分别移动至滑槽3的两侧,便可以将桶体10提放至底板1内或者将桶体10从底板1内取出,设置转动辊9的目的是保证桶体10搬运时省力,当桶体10被放在底板1上,将两侧的限位块4同时向内侧滑动,使得通槽2与通孔5处于同时竖直线上,再将限位柱6沿通孔5插设于通槽2内,便可以保证限位块4的位置固定,这样限位块4便可以对桶体10起到位置固定的作用,而限位板8呈弧形,限位块4的一侧设有弧面,限位板8与限位块4共同作用,以保证桶体10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包括底座(1)和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竖直的通槽(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3)位于通槽(2)的两侧,滑槽(3)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5),所述通孔(5)内插设有限位柱(6),所述底座(1)的一侧对接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上设置有限位板(8),底板(7)的顶面开设有圆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辊(9),转动辊(9)上放置有桶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包括底座(1)和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竖直的通槽(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3)位于通槽(2)的两侧,滑槽(3)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内部开设有竖直贯通的通孔(5),所述通孔(5)内插设有限位柱(6),所述底座(1)的一侧对接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上设置有限位板(8),底板(7)的顶面开设有圆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转动辊(9),转动辊(9)上放置有桶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外用填加剂携带桶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上放置有限位块(4),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征陈峰李雄张杰张金庭任承金
申请(专利权)人:顺裕龙岩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