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及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74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及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其中,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底座、支撑吊梁、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吊梁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提升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支撑吊梁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提升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提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上下移动,该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可大大降低反力架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及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力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及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
技术介绍
卧式拉力标准机在用于对被测对象进行检测及校验时,在检测过程中,反力架通过轴承轮移动,轴承轮在移动过程中与其接触面会产生摩擦力,即使轴承轮在比较好的环境下使用,其摩擦系数一般依然能达到0.01,而反力架的自重一般在5000KG以上,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一般在500N以上,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使卧式拉力标准机检测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及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该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可大大降低反力架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准确性。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底座、支撑吊梁、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吊梁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提升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支撑吊梁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提升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提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上下移动。还包括测力机构,所述测力机构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连。所述提升机构及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及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吊梁的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分别与其位于同一端的所述提升机构相连。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主动轮、从动轮及皮带,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与所述减速箱相连,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连。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均包括滚珠丝杆及连接部,所述测力机构位于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且所述测力机构分别与所述滚珠丝杆及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环形扣、第一吊索及第二吊索,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与所述测力机构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与所述第一环形扣相连,所述第一吊索及所述第二吊索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扣相连。所述测力机构为力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包括反力架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静力平衡减摩装置,所述反力架包括架体、第二支撑底座、第三支撑底座,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分别位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滚轮,第一支撑底座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上均分别设有第二环形扣及第三环形扣,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的提升机构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环形扣及所述第三环形扣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相连。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上的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反力架的前后对称的中轴线的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扣及所述第三环形扣分别对称的位于所述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反力架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及所述第三支撑底座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静力平衡减摩装置的提升机构与反力架相连后,提升驱动机构驱动提升机构向上移动,提升机构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反力架,直至提升机构的提升力与反力架的重力相等后,提升驱动机构停止,实现静力平衡,静力平衡后反力架上的滚轮在移动过程中与接触面不会产生摩擦力,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提高了卧式拉力标准机测试的准确性。2、静力平衡减摩装置的测力机构在对反力架提升的过程中,用于对提升机构对反力架的提升力进行测量,精确控制提升机构的提升力,同时可精确控制提升机构向上移动的移动位置。3、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均为两个,通过两个提升机构及两个提升驱动机构同步对反力架进行提升,可确保反力架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4、提升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为提升驱动机构提供提升动力,减速箱可通过降低驱动电机的转速精确控制滚珠丝杆的位移,驱动电机及减速箱可确保提升动力的充足及提升过程的稳定。5、提升机构的滚珠丝杆其对位移的控制精度高,可进一步达到对提升位移的精确控制。6、静力平衡减摩装置的第一安装部位于反力架的中轴线上,反力架的第二环形扣及第三环形扣位于中轴线的两侧,提升机构的第一吊索及第二吊索分别与第二环形扣及第三环形扣连接后,第一吊索、第二吊索及第一环形扣及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倒Y型结构,确保反力架在提升过程中保持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卧式拉力标准装置的反力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卧式拉力标准装置的反力架系统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力平衡减摩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反力架;200、静力平衡减摩装置;110、架体;120、第二支撑底座;130、第三支撑底座;140、第一连接轴;150、第二连接轴;160、第二环形扣;170、第三环形扣;180、第二滚轮;210、测力机构;220、第一支撑底座;230、支撑吊梁;231、凸出部;232、第一安装部;221、固定板;222、第一滚轮;241、驱动电机、242、减速箱;243、主动轮;244、从动轮;245、皮带;251、滚珠丝杆;252、丝杆螺母;253、第一连接件;254、第一环形扣;255、第一吊索;256、第二吊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卧式拉力标准机的反力架系统,包括反力架100及静力平衡减摩装置200,静力平衡减摩装置200与反力架100相连,且静力平衡减摩装置200带动反力架100向上提升,使施加在反力架100上的提升力达到反力架100的重力,实现静力平衡;本实施例的反力架100相对中轴线前后对称,反力架100包括架体110、第二支撑底座120、第三支撑底座130、第一连接轴140及第二连接轴150,其中,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分别位于架体110上,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上均分别设有第二环形扣160及第三环形扣170,第二环形扣160及第三环形扣170前后对称设于中轴线的两侧,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滚轮180,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上的第二滚轮180均为四个,四个第二滚轮180分别平均分布于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的相对的两侧边,架体110上设有两条导轨,两侧边的第二滚轮180分别位于两条导轨上,且可在导轨上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轴140与第二连接轴150相对设置,第一连接轴140及第二连接轴150分别与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相连,第一连接轴140及第二连接轴150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本实施例的静力平衡减摩装置200包括测力机构210、第一支撑底座220、支撑吊梁230、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第一支撑底座220位于第二支撑底座120及第三支撑底座130之间,且第一支撑底座220位于第一连接轴140及第二连接轴150之间,其中,支撑吊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底座、支撑吊梁、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吊梁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提升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支撑吊梁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提升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提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底座、支撑吊梁、提升机构及提升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吊梁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底座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提升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支撑吊梁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吊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提升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提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提升机构上下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力机构,所述测力机构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及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及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吊梁的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分别与其位于同一端的所述提升机构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主动轮、从动轮及皮带,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与所述减速箱相连,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连。5.如权利要求3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均包括滚珠丝杆及连接部,所述测力机构位于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且所述测力机构分别与所述滚珠丝杆及所述连接部相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静力平衡减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环形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斌林飞振顾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