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62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属于建筑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风机、支撑杆、第一能量转换装置和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能够把所述风机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所述电能并且为所述风机提供电能。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建筑通风设备的使用寿命,能量转换装置可以使部分机械能得到回收并再利用,减少能量损失,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节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节能建筑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是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为了便于对建筑通风需要使用到通风设备,而现有的通风设备无法对通风的量进行调节,从而不方便人们的使用。通风设备在工作时,会存在振动,影响设备稳定性,并且振动本身会产生多余的机械能,机械能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风机、支撑杆、第一能量转换装置和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能够把所述风机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所述电能并且为所述风机提供电能。较佳的,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嵌套在下壳体上。较佳的,所述下壳体包括受力壳、从动外壳和底壳,所述受力壳内侧壁的内螺纹和所述上壳外侧壁的外螺纹固定在一起并且形成中空的减震腔体,所述从动外壳紧贴所述受力壳设置,通过位于从动外壳底端的第一轴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轴的底端通过连杆与所述底壳上的第二轴连接,所述从动外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半封闭或者不封闭的腔体。较佳的,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截面是单向偏向螺纹。较佳的,所述腔体包括发条、第一压电结构层、旋转齿盘和第二压电结构层,所述发条、所述第一压电结构层、所述旋转齿盘和所述第二压电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较佳的,所述发条盘踞在所述腔体上部,所述发条外端固定在所述从动外壳上,所述发条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轴外侧设置的第二轴套上,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轴之间可以保持自由转动。较佳的,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旋转齿盘相固定,所述第二轴套的转动能带动所述旋转齿盘的转动,所述旋转齿盘的外缘有齿痕。较佳的,所述底壳上与所述旋转齿盘的齿痕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撞锤结构,所述撞锤结构包括撞锤基座、撞锤和撞锤受体,所述撞锤基座固定设置在底壳上一端上,所述撞锤固定设置在所述撞锤基座上,所述撞锤受体靠近所述齿痕设置。较佳的,所述管体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活性炭滤层、生物薄膜层和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第一滤网、所述活性炭滤层、所述生物薄膜层和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所述活性炭滤层和所述生物薄膜层均为弧形结构。较佳的,所述管体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第二能量转换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能量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二能量转换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节能建筑通风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滤网、所述活性炭滤层、所述生物薄膜层和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层层过滤空气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所述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所述管体内的通风量。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能够消除通风设备当中振动对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起到减振的效果;并且可以将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为所述通风设备提供电能,使部分能量回收并在利用,减少能量的损失,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节能建筑通风设备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壳体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下壳体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下壳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底壳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发条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节能建筑通风设备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节能建筑通风设备的结构图。图中:1-管体、2-固定板、3-长孔、4-第一滤网、5-活性炭滤层、6-生物薄膜层、7-紫外线消毒灯、8-风机、9-固定端、10-支撑杆、11-第二能量转换装置、12-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1-上壳体、1211-外螺纹、122-下壳体、1221-受力壳、1222-从动外壳、1223-底壳、1224-内螺纹、1225-减震腔体、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电动伸缩杆、16-第一凹槽、17-空气质量传感器、18-凸起、19-第二凹槽、20-第一轴、21-第二轴、22-连杆、23-腔体、231-发条、232-第一压电结构层、233-旋转齿盘、234-第二压电结构层、24-第二轴套、25-撞锤结构、251-撞锤基座、252-撞锤受体、253-撞锤。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风机8和支撑杆10、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和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8和所述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能够把所述风机8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所述电能并且为所述风机8提供电能。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包括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所述上壳体121嵌套在下壳体122上。所述下壳体122包括受力壳1221、从动外壳1222和底壳1223,所述受力壳1221内侧壁的内螺纹1224和所述上壳外侧壁的外螺纹1211固定在一起并且形成中空的减震腔体1225,所述减震腔体1225当中设置有弹簧,当所述减震腔体1225收到挤压、振动时,所述弹簧收缩可以减少撞击力;所述从动外壳1222紧贴所述受力壳1221设置,通过位于所述从动外壳1222底端的第一轴20相互固定,所述受力壳1221通过单向轴承带动所述从动外壳1222运动,只有在冲击消失,弹簧推动所述下壳体122旋转回复的时候,所述受力壳1221带动所述外壳体运动,所述从动外壳1222并不能够被反向带动。所述第一轴20的底端通过连杆22与所述底壳1223上的第二轴21连接,所述从动外壳1222与所述底壳1223之间形成半封闭或者不封闭的腔体。所述内螺纹1224和所述外螺纹1211的截面是单向偏向螺纹。当受到外界冲击力时,所述螺纹能够使所述上壳体121和所述下壳体122在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所述螺纹会脱扣,由其中的所述弹簧提供减震力;但是在所述上壳体121和所述下壳体122发生相向运动的时候,所述螺纹却会牢牢地相互固定住不会脱扣,这样也避免了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之间的脱离。所述腔体包括发条231、第一压电结构层232、旋转齿盘233和第二压电结构层234,所述发条231、所述第一压电结构层232、所述旋转齿盘233和所述第二压电结构层23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发条231盘踞在所述腔体上部,所述发条231外端固定在所述从动外壳1222上,所述发条231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轴21外侧设置的第二轴套24上,所述第二轴套24与所述第二轴21之间可以保持自由转动。所述第二轴套24与所述旋转齿盘233相固定,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风机(8)和支撑杆(10)、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和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8)和所述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能够把所述风机(8)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所述电能并且为所述风机(8)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设置有风机(8)和支撑杆(10)、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和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8)和所述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能够把所述风机(8)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所述电能并且为所述风机(8)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装置(12)包括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所述上壳体(121)嵌套在下壳体(1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2)包括受力壳(1221)、从动外壳(1222)和底壳(1223),所述受力壳(1221)内侧壁的内螺纹(1224)和所述上壳体(121)外侧壁的外螺纹(1211)固定在一起并且形成中空的减震腔体(1225),所述减震腔体(1225)当中设置有弹簧,所述从动外壳(1222)紧贴所述受力壳(1221)设置,通过位于从动外壳(1222)底端的第一轴(20)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轴(20)的底端通过连杆(22)与所述底壳(1223)上的第二轴(21)连接,所述从动外壳(1222)与所述底壳(1223)之间形成半封闭或者不封闭的腔体(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1224)和所述外螺纹(1211)的截面是单向偏向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节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发条(231)、第一压电结构层(232)、旋转齿盘(233)和第二压电结构层(234),所述发条(231)、所述第一压电结构层(232)、所述旋转齿盘(233)和所述第二压电结构层(23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建筑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世荣赵阔殷春亮陈锡苗董家涌俞亚达
申请(专利权)人: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