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兰专利>正文

一种去油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61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烟口可调节的、油脂分离效率高的去油集成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油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和设置在集成灶主体顶部后侧的中空的集烟罩,所述集烟罩正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调整口,进烟通道朝后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中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的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内设置有前端网板,所述进烟口后侧固定设置有沿进烟口长度方向延伸的滤油盒,所述滤油盒内填充有若干不锈钢纤维丝。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进烟口进行升降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锅具,在不增加风机功率的基础上实现适应性排烟,同时能够将油烟中的油脂进行分离,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油集成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灶
,具体涉及一种去油集成灶。
技术介绍
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集成灶排烟系统一般包括设置在集成灶主体顶部后侧的中空集烟罩,集烟罩前侧的表面设置进烟口,集烟罩的下部通过输烟管依次与风机、排烟管连通。现有的集成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1、集成灶的排烟率与其进烟口距离油烟源的距离有关,进烟口越靠近油烟源,就越能在油烟扩散前将其吸走,从而提高了吸烟能力。但现有的集成灶其进烟口通常采用固定设置,也就是说进烟口的高度无法进行调节。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锅具在高度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平底锅的高度在8-10cm左右,普通炒锅的高度在10-15cm左右,而蒸锅的高度则在18-25cm左右。锅具差异将导致油烟源高度上的差异,进而在风机实时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极大的影响了油烟的抽排效果。为此,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做法要么是提高风机的实时工作功率,要么是扩大进烟口的面积,使进烟口对各种高程的锅具均具有普适性。但前者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能力,且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影响厨房环境;而后者由于进烟口面积的增大,对油烟的吸力就会降低,容易发生溢烟、漏烟的情况。综上所述,若能通过合理的结构使得进烟口的高度能够根据油烟源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将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2、尽管集成灶具有较好的抽排烟效果,但集成灶的集烟罩正面板靠近进烟口的位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少部分油脂冷凝在集烟罩的正面板靠近进烟口的位置上,而这部分区域是用户视野可直接观察到的区域,严重的影响厨房在视觉上的整洁度。使用者在集成灶使用完成后,每次进行擦拭较为麻烦。但若不进行擦拭,该部分油渍变冷后更不好擦除,长此以往将会形成顽固的污垢,降低了使用者的用户体验。3、由于油烟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容易冷凝在集成灶的内部,不仅影响风机等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较多的关于集成灶上的油脂分离的技术方案,但这些技术方案大都效果较差,或者结构过于复杂,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烟口可调节的、油脂分离效率高的去油集成灶。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油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和设置在集成灶主体顶部后侧的中空的集烟罩,所述集烟罩正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调整口,所述调整口四周的边沿朝后弯折形成长方形的进烟通道;所述进烟通道朝后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中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的进烟口;升降板的前侧面紧靠进烟通道后端的边沿,且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以调整进烟口的高度;所述进烟口内设置有前端网板,所述进烟口后侧固定设置有沿进烟口长度方向延伸的滤油盒,所述滤油盒的后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气孔;滤油盒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通过输油管路与集油盒连通;所述滤油盒内填充有若干不锈钢纤维丝。优选的,所述滤油盒的底面由一端朝另一端斜向下倾斜,且出油孔位于滤油盒底面较低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滤油盒内固定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椭圆柱形的绕架,所述不锈钢纤维丝沿竖向均匀的缠绕在绕架上。优选的,所述进烟通道左右侧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上下侧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弯折构成与进烟通道左右侧壁相配合的竖向的卡槽;所述进烟通道的左右侧壁卡设在卡槽内并与卡槽构成滑动配合。优选的,位于所述升降板左右两侧的卡槽朝向左右两侧的一面设置有多组导向耳,所述导向耳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通孔,且导向通孔内穿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集烟罩固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设置在集烟罩正面板的内壁上且输出端朝后,所述步进电机位于进烟通道的左侧,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齿轮;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升降板左侧卡槽朝左的侧面上,且齿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优选的,所述进烟通道左右侧壁后侧的边沿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进烟通道上下侧壁后侧的边沿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进烟通道的后端通过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与升降板接触。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集成灶主体上,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所述调整口右侧的集烟罩正面板上设置有竖向的条状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下两端的高度与进烟口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极限相对;触摸高度定位模块与触摸屏电性连接,用于采集操作者触摸触摸屏的高度位置;所述触摸高度定位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定位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反馈的定位信息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右侧的底部还设置有零点定位片,所述集烟罩内与零点定位片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升降板降低至最低位置时,所述零点定位片触发接近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对进烟口进行升降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锅具,在不增加风机功率的基础上实现适应性排烟,同时,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油烟中的油脂进行分离,提高了安全性。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根据使用的不同高度的锅具,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使进烟口处于略高于锅具上沿的位置,从而针对性的对油烟进行抽排。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油烟抽排效果更好,能够防止溢烟、漏烟的情况发生。且由于针对性强,无需提高风机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耗电量。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滤油盒内的不锈钢纤维丝作为油烟中油脂冷凝的附着体,由于与油烟的总接触面增大,且不锈钢纤维丝散热性能好,能够使油脂快速的在不锈钢纤维丝上进行冷凝,从而将油烟中的油脂充分的分离,防止油脂进入集成灶深处,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A-A向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集烟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图6为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绕架上未缠绕不锈钢纤维丝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绕架上缠绕不锈钢纤维丝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的一种去油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和设置在集成灶主体1顶部后侧的中空的集烟罩2,所述集烟罩2与位于集成灶主体1内部的风机、排风道等连通,用于将油烟排出。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集成灶相比,其中一个核心改进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集烟罩2正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调整口3,所述调整口3四周的边沿朝后弯折形成长方形的进烟通道4。所述进烟通道4朝后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中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的进烟口6。升降板5的前侧面紧靠进烟通道4后端的边沿,且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以调整进烟口6的高度。工作时,油烟进入进烟通道4,然后由升降板5上的进烟口6进入集烟罩2内部,但需要注意的是,升降板5与进烟通道4后端之间应当在保证滑动顺畅的同时确保密封性能,防止漏气。密封常用的方式为在进烟通道4后端的边沿橡胶密封件,升降板5抵紧橡胶密封件实现密封。通过这样的改进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根据使用的不同高度的锅具,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板5上下移动,从而使进烟口6处于略高于锅具上沿的位置,从而针对性的对油烟进行抽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油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和设置在集成灶主体(1)顶部后侧的中空的集烟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2)正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调整口(3),所述调整口(3)四周的边沿朝后弯折形成长方形的进烟通道(4);所述进烟通道(4)朝后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中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的进烟口(6);升降板(5)的前侧面紧靠进烟通道(4)后端的边沿,且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以调整进烟口(6)的高度;所述进烟口(6)内设置有前端网板(14),所述进烟口(6)后侧固定设置有沿进烟口(6)长度方向延伸的滤油盒(15),所述滤油盒(15)的后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气孔(16);滤油盒(15)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孔(17),所述出油孔(17)通过输油管路与集油盒连通;所述滤油盒(15)内填充有若干不锈钢纤维丝(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油集成灶,包括集成灶主体(1)和设置在集成灶主体(1)顶部后侧的中空的集烟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2)正面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调整口(3),所述调整口(3)四周的边沿朝后弯折形成长方形的进烟通道(4);所述进烟通道(4)朝后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中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的进烟口(6);升降板(5)的前侧面紧靠进烟通道(4)后端的边沿,且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以调整进烟口(6)的高度;所述进烟口(6)内设置有前端网板(14),所述进烟口(6)后侧固定设置有沿进烟口(6)长度方向延伸的滤油盒(15),所述滤油盒(15)的后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过气孔(16);滤油盒(15)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孔(17),所述出油孔(17)通过输油管路与集油盒连通;所述滤油盒(15)内填充有若干不锈钢纤维丝(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盒(15)的底面由一端朝另一端斜向下倾斜,且出油孔(17)位于滤油盒(15)底面较低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油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盒(15)内固定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椭圆柱形的绕架(19),所述不锈钢纤维丝(18)沿竖向均匀的缠绕在绕架(1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油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通道(4)左右侧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上下侧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升降板(5)的左右两侧弯折构成与进烟通道(4)左右侧壁相配合的竖向的卡槽(20);所述进烟通道(4)的左右侧壁卡设在卡槽(20)内并与卡槽(20)构成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油集成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升降板(5)左右两侧的卡槽(20)朝向左右两侧的一面设置有多组导向耳(21),所述导向耳(21)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通孔,且导向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