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42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涉及预制墙板存放技术领域。该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架、铺垫层及顶部支撑杆,至少两个支架并行设置,且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铺垫层置于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用于由底部支撑预制墙板;顶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支架上的第一限位槽内,相邻的两个架体上设置有多个顶部支撑杆,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杆之间形成存放预制墙板的空间。该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预制墙板,提高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兼容性,降低预制墙板的存放成本;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铺垫层,可以支撑预制墙板,避免预制墙板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制墙板存放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楼房建筑行业日趋火热,也不断推动着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革新进步。混凝土预制件(PrecastConcrete,PC)构建预制墙板与传统墙体砌筑不同,是在楼房之外的地方预先制作好,然后运至工地进行墙体组装。但是由于预制墙板制作与组装单独进行,往往在预制墙板运至工地后不能直接组装,而需要暂时存放在一边。现有的预制墙板是在运输至工地后单独设置支架进行地面存放,而支架的制作工艺复杂,每组支架只能堆放一块预制墙板,且需要根据预制墙板的不同厚度制作不同类型的支架,通用性差,经济性差。因此,设计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以提高对不同厚度预制墙板的通用性,且可同时存放多组预制墙板,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可以一次存放多个预制墙板,且能够兼容不同厚度的预制墙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并行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铺垫层,所述铺垫层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用于由底部支撑预制墙板;及顶部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个顶部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所述顶部支撑杆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预制墙板的空间。其中,所述铺垫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及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覆盖在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底板为木方,所述缓冲垫为硬泡沫板。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至少两个立杆,至少两个所述立杆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并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及横杆,所述横杆水平安装于至少两个所述立杆上,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其中,所述横杆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柱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槽。其中,所述底座包括:长边支撑件,所述长边支撑件平行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下方;及短边支撑件,所述短边支撑件水平设置,并与所述长边支撑件垂直连接。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边支撑件所述长边支撑件或所述横杆连接。其中,所述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还包括:底部支撑杆,所述长边支撑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底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其中,所述顶部支撑杆外包覆有耐磨层。其中,所述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能够嵌入所述顶部支撑杆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的空隙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该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中,预制墙板位于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杆之间。通过设置多个顶部支撑杆可以存放多个预制墙板;顶部支撑杆的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内,通过更换与顶部支撑杆的端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可以调整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预制墙板,提高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兼容性,降低预制墙板的存放成本;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铺垫层,可以支撑预制墙板,避免预制墙板磕碰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使用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使用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顶部支撑杆、2-预制墙板、3-立杆、4-横杆、5-第一限位柱、6-短边支撑件、7-长边支撑件、8-斜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可以在预制墙板组装之前放置预制墙板。如图1-图3所示,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包括支架及顶部支撑杆1。至少两个支架并行设置,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顶部支撑杆1的两端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架上的第一限位槽内,两个顶部支撑杆1之间形成容纳预制墙板2的空间。存放预制墙板2时,预制墙板2垂直于支架放置,预制墙板2的高度高于支架的高度,使得预制墙板2抵靠在顶部支撑杆1上,从而达到固定预制墙板2的目的。预制墙板2竖直放置,可以减少预制墙板2占用的空间。如图1所示,支架包括底座、立杆3和横杆4。底座支撑于地面上,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立杆3,立杆3垂直设置。横杆4水平设置于至少两个立杆3上,横杆4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预制墙板2的厚度也不同。为提高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兼容性,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顶部支撑杆1的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内,通过更换与顶部支撑杆1的端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可以调整相邻的两个顶部支撑杆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预制墙板2,提高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兼容性,降低预制墙板2的存放成本。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横杆4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5,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柱5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顶部支撑杆1的端部搭接在第一限位槽内,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柱5限制顶部支撑杆1的位置,从而支撑预制墙板2。为使预制墙板2支撑更加稳定,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还包括有抵接件。抵接件可以为建筑工地内的木楔,木楔能够嵌入预制墙板2与顶部支撑杆1之间的缝隙内,避免预制墙板2晃动,从而限制预制墙板2的位置,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包括垂直设置的长边支撑件7和短边支撑件6,长边支撑件7平行设置于横杆4的下方。沿长边支撑件7的长度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短边支撑件6,通过多个短边支撑件6可以增大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支撑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预制墙板2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长边支撑件7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短边支撑件6。为进一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底座还包括斜支撑件8,斜支撑件8可以增强横杆4、立杆3及底座的连接强度。斜支撑件8的一端可以与立杆3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横杆4、长边支撑件7或短边支撑件6连接。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包括多个斜支撑件8,部分斜支撑件8连接横杆4及立杆3,部分斜支撑件8连接立杆3及底座,通过设置多个斜支撑件8可以提高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存放预制墙板2时,预制墙板2的主要受力集中在底部以及与顶部支撑杆1的接触位置。为避免预制墙板2底部滑动或与地面磨损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顶部支撑杆1外包裹有耐磨层,且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铺垫层,铺垫层用于由底部支撑预制墙板2。具体地,耐磨层可以为橡胶、海绵或泡沫等材料制成,可以避免划伤预制墙板2。铺垫层包括底板及缓冲垫。底板平铺在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的地面上,缓冲垫覆盖在底板上。存放预制墙板2时,预制墙板2的底部置于缓冲垫上,缓冲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避免预制墙板2的底部磨损,且通过弹性变形,可以提高对预制墙板2的支撑效果,避免预制墙板2沿铺垫层滑动,从而损坏预制墙板2或引发安全事故。为节约成本,底板可以为木方。建筑工地内存在大量空余的木方,底板由木方组成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缓冲垫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并行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铺垫层,所述铺垫层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用于由底部支撑预制墙板(2);及顶部支撑杆(1),所述顶部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顶部支撑杆(1),相邻的两个所述顶部支撑杆(1)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预制墙板(2)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并行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铺垫层,所述铺垫层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用于由底部支撑预制墙板(2);及顶部支撑杆(1),所述顶部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顶部支撑杆(1),相邻的两个所述顶部支撑杆(1)之间形成存放所述预制墙板(2)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垫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及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覆盖在所述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木方,所述缓冲垫为硬泡沫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至少两个立杆(3),至少两个所述立杆(3)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并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及横杆(4),所述横杆(4)水平安装于至少两个所述立杆(3)上,所述横杆(4)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墙板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余慧明张尊良彭文滨薛淇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