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及其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25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及其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后处理工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噬菌体絮凝剂为阳离子型絮凝剂,一般工作浓度为0.1%‑5%。絮凝剂在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噬菌体、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无乳链球菌噬菌体、海豚链球菌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起到让细菌快速沉降的作用;能够起到操作方便快捷、减少离心设备投入、减少人力物力损耗的效果;能够起到满足噬菌体工业化批量生产要求的效果;对动植物安全无毒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及其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后处理工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及其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主要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包裹的核酸组成。噬菌体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够专一性的裂解细菌,安全性好,对机体及环境无毒副作用。噬菌体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实验工具和最理想的材料,可用于防治疾病、鉴定细菌分型、筛选和检测致癌物质等,通过发酵来提高噬菌体的效价培养噬菌体是一种常用工艺。现有公开号为CN102187937A的国内专利公开了一种猪血球蛋白酶解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新鲜猪血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抗凝;2.分离得到血球液;3.向血球液中加入0.8-2.5倍水;4.添加血球液重量的2.0‰-6.0‰的动物蛋白水解酶酶解,调pH值终止酶解反应;5.分别使用三足离心机、管式固液分离机对酶解液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6.将上述上清液在70-90℃的温度下,活性炭搅拌脱色30-60min后,静置20-40min;7.再次分别使用三足离心机、管式固液分离机对脱色液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8、将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最终的成品。但是当需要大规模量产的时候,上述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离心机、离心辅助用具、以及耗电成本非常高,而工业生产中对成本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故亟需提供一种便于噬菌体菌液分离的絮凝剂及可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发酵后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及其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噬菌体絮凝剂为阳离子型絮凝剂,所述阳离子型絮凝剂应用于噬菌体时的工作浓度为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抗生素的絮凝剂,在防止噬菌体变质增长细菌的同时还不会造成毒害,而且成本较低。并且为水剂,制备工艺简单,于对动植物上施用时也非常方便,因絮凝剂成本非常低,也降低了发酵后处理工艺的成本。进一步的,所述阳离子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聚磷铝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铁铝絮凝剂、聚合聚铁硅絮凝剂的一种或几种。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所述絮凝剂在弧菌属噬菌体、埃希氏菌属噬菌体、沙门氏菌属噬菌体、黄单胞菌属噬菌体、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葡萄球菌属噬菌体、气单胞菌属噬菌体、链球菌属噬菌体、假单胞菌属噬菌体、克雷伯氏菌属噬菌体、不动杆菌属噬菌体、丙酸杆菌属噬菌体、农杆菌噬菌体、棒形杆菌属噬菌体、李斯特菌属噬菌体、弯曲杆菌属噬菌体或梭菌属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在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溶藻弧菌噬菌体、哈维氏弧菌噬菌体、霍乱弧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噬菌体、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无乳链球菌噬菌体、海豚链球菌噬菌体、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肺炎克雷伯氏菌噬菌体、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痤疮丙酸杆菌噬菌体、根癌农杆菌噬菌体、密执安棒杆菌噬菌体、李斯特菌噬菌体、空肠弯曲杆菌噬菌体或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为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6(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6)、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8(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8)或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7(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7)。其中所述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6(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6)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90,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8(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8)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91,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7(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7)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89。进一步的,所述沙门氏菌噬菌体为肌尾噬菌体BP-63(Myoviridaesp.BP-63),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5145。进一步的,所述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为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YHC5(XanthomonasaxonopodisphageYHC5),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57。进一步的,所述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为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GP3(RalstoniasolanacearumphageGP3),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635。进一步的,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BP-13A(StaphylococcusaureusphageBP-13A),保藏编号CCTCCNO.M2016535。一种应用噬菌体絮凝剂的发酵后处理工艺,其步骤如下:(1)向获得的噬菌体和菌混合发酵液中加入0.1%-3%所需工作浓度的絮凝剂溶液,搅拌均匀;(2)室温静置1-3h;(3)当出现上下分层的时候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通过0.2微米的细菌滤膜获得滤液成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应用絮凝剂,能够起到让噬菌体快速沉降作用;2.通过在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应用絮凝剂,能够起到操作方便快捷、减少离心设备投入、减少人力物力损耗的效果;3.通过在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应用絮凝剂,能够起到满足噬菌体工业化批量生产要求的效果;4.通过本专利技术絮凝剂沉降而获得的噬菌体,对动植物安全无毒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的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有效范围。以下实例中,所涉及菌株代号均以本公司的命名方式编号。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6(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6)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26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90;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8(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8)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26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91;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7(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7)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26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289。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YHC5(XanthomonasaxonopodisphageYHC5)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30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579。肌尾噬菌体BP-63(Myoviridaesp.BP-63)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噬菌体絮凝剂为阳离子型絮凝剂,所述阳离子型絮凝剂应用于噬菌体时的工作浓度为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噬菌体絮凝剂为阳离子型絮凝剂,所述阳离子型絮凝剂应用于噬菌体时的工作浓度为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噬菌体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聚硅酸絮凝剂、聚磷铝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铁铝絮凝剂、聚合聚铁硅絮凝剂的一种或几种。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絮凝剂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在弧菌属噬菌体、埃希氏菌属噬菌体、沙门氏菌属噬菌体、黄单胞菌属噬菌体、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葡萄球菌属噬菌体、气单胞菌属噬菌体、链球菌属噬菌体、假单胞菌属噬菌体、克雷伯氏菌属噬菌体、不动杆菌属噬菌体、丙酸杆菌属噬菌体、农杆菌噬菌体、棒形杆菌属噬菌体、李斯特菌属噬菌体、弯曲杆菌属噬菌体或梭菌属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噬菌体絮凝剂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在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溶藻弧菌噬菌体、哈维氏弧菌噬菌体、霍乱弧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噬菌体、地毯草黄单胞菌噬菌体、茄科雷尔氏菌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无乳链球菌噬菌体、海豚链球菌噬菌体、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肺炎克雷伯氏菌噬菌体、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痤疮丙酸杆菌噬菌体、根癌农杆菌噬菌体、密执安棒杆菌噬菌体、李斯特菌噬菌体、空肠弯曲杆菌噬菌体或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噬菌体絮凝剂在发酵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为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6(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6)、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48(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48)或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7(VibrioparahaemolyticusphageVP7),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欢徐旭凌陈海费文斌黄杰胡怿林何四龙丛郁肖逍丁良许文建樊小九王卫斌沈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菲吉乐科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