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明锋专利>正文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12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承载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箱,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混合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载板、支撑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混合箱、滑槽、滑块、出料口、第一电机、圆柱、混合叶、外壳、第二电机、转盘、轴承、曲柄连杆、套管和活动杆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混合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混合机在使用时可加快对药剂混合的速度,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加快了土壤修复的进度,因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混合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
本技术涉及改善装置
,具体为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被污染的土壤也越来越多,而对土壤修复是迫在眉睫的工作,而土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机,通过混合机对各种土壤修复的药剂进行混合,但现有的混合机工作效率低,在对药剂混合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减慢了土壤修复的进度,因此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混合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具备混合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混合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承载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箱,所述承载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承载板(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箱(5),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混合箱(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底部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混合箱(5)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8),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柱(10),且圆柱(10)的底部贯穿至混合箱(5)的内腔,所述圆柱(10)的两侧均焊接有混合叶(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承载板(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箱(5),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混合箱(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底部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混合箱(5)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8),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柱(10),且圆柱(10)的底部贯穿至混合箱(5)的内腔,所述圆柱(10)的两侧均焊接有混合叶(11),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锋李云海
申请(专利权)人:蔡明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