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8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后侧的两端固定有侧支撑板,侧支撑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连接块,工作台的前侧设有若干横杆,横杆的两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横杆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竖直的前挡杆,前挡杆的下侧设有若干斜置的承托杆,承托杆的下端位于前挡杆的后侧并成型有斜置的输出杆,输出杆和承托杆拐点处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第一支耳,承托杆的第一支耳上插接有横向的连轴,连轴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第一铰接座固定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为破竹装置自动进料,并且可以实现竹子的逐根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具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竹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竹子破开,形成条状或者片状,以便于后续对竹条的加工,原始的破竹方法,是通过人工用篾刀将竹子破开,这种破竹方式劳动强度大,本专利技术人体验过实际操作,在破竹过程中,篾刀经常会卡在竹节部位,不易将篾刀取下,在取下篾刀的过程中,竹条的倒刺以及篾刀都可能划伤操作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需要设计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人工进行破竹作业;同时竹子的进料需要设计成自动化,并能实现逐个进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其能为破竹装置自动逐根输入竹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后侧的两端固定有侧支撑板,侧支撑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连接块,工作台的前侧设有若干横杆,横杆的两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横杆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竖直的前挡杆,前挡杆的下侧设有若干斜置的承托杆,承托杆的下端位于前挡杆的后侧并成型有斜置的输出杆,输出杆和承托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后侧的两端固定有侧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侧支撑板(2)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连接块(3),工作台(1)的前侧设有若干横杆(4),横杆(4)的两端固定在连接块(3)上,横杆(4)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竖直的前挡杆(5),前挡杆(5)的下侧设有若干斜置的承托杆(6),承托杆(6)的下端位于前挡杆(5)的后侧并成型有斜置的输出杆(61),输出杆(61)和承托杆(6)拐点处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第一支耳,承托杆(6)的第一支耳上插接有横向的连轴(7),连轴(7)铰接在第一铰接座(8)上,第一铰接座(8)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所述承托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破竹装置上的进料结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后侧的两端固定有侧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侧支撑板(2)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连接块(3),工作台(1)的前侧设有若干横杆(4),横杆(4)的两端固定在连接块(3)上,横杆(4)的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竖直的前挡杆(5),前挡杆(5)的下侧设有若干斜置的承托杆(6),承托杆(6)的下端位于前挡杆(5)的后侧并成型有斜置的输出杆(61),输出杆(61)和承托杆(6)拐点处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第一支耳,承托杆(6)的第一支耳上插接有横向的连轴(7),连轴(7)铰接在第一铰接座(8)上,第一铰接座(8)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所述承托杆(6)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横向的连杆(9),承托杆(6)前端的连杆(9)上固定有第二铰接座(10),第二铰接座(10)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连接头(11),连接头(11)固定在翻转气缸(12)的活塞杆上,翻转气缸(12)的下端成型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智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