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东良专利>正文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77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涉及逃生设备领域,包括楼体,所述楼体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箱体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所述箱体内与箱体同轴设置有布体,所述布体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逃生时、对布体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逃生人员顺着布体的长度方向降落,布体对人体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逃生人员降落时的路径,从而提高了逃生人员在逃生时的速度,提高了逃生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逃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许多高楼大厦存在易燃物的情形下,常会因电器使用不当、煤气泄露或其他原因,造成房屋失火,因此,现有的高楼建筑中常会设置逃生装置,用于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便于人们逃生。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75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螺旋形逃生滑道,它包括螺旋形管道,螺旋形管道的顶部入口位于高层建筑的顶层,螺旋形管道的底部出口位于高层建筑的底层,螺旋形管道上与高层建筑每层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中间入口,所述螺旋形管道的顶部入口和中间入口与高层建筑的逃生出口之间通过连接板连通。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每层的被困人员均可通过连接板从顶部入口或中间入口进入到螺旋形管道的内部,之后人员沿螺旋形管道盘旋下滑,从底部出口处滑出,滑出人员经弹性防撞垫的缓冲后安全落地。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螺旋形的管道,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螺旋形的管道路程较长,由顶部滑至底部的速度较慢,降低了逃生滑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具有逃生速度快且能提高使用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21),所述箱体(2)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22),所述箱体(2)内与箱体(2)同轴设置有布体(23),所述布体(2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2)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23)逃生时、对布体(23)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21),所述箱体(2)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22),所述箱体(2)内与箱体(2)同轴设置有布体(23),所述布体(2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2)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23)逃生时、对布体(23)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23)具有弹性且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缓冲装置包括铰接于箱体(2)两侧的缓冲板(24),所述箱体(2)上于缓冲板(24)下部与缓冲板(24)之间设置有弹簧(241),所述缓冲板(24)远离箱体(2)的端部抵接于布体(2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4)设置为橡胶板或海绵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良
申请(专利权)人:郭东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