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73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包括车体,车体的顶端设置有托盘放置槽,托盘放置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恒温箱,恒温箱内部的正面通过凸体与药品盒活动连接,恒温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恒温器,恒温箱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源,电源通过连接线与恒温器电性连接,恒温箱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内部设置有温控管,温控管通过连接头与恒温器固定连接,恒温箱的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恒温箱通过导线管与紫外线杀菌灯固定连接,恒温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工具槽,工具槽的底端设置有可移动的垃圾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医护人员拿取或者放置工具,并可防止工具之间产生的接触污染,同时也便于医务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易于一次携带多个患者的用药,提高工作效率,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
技术介绍
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肾内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医院的肾脏内科,中药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中药汤剂在结肠内保留期间,通过渗透效应,充分利用中药的泻下和吸附作用使体内毒素通过结肠黏膜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肌酐尿素氮的目的。但是,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在灌肠操作时,医务人员在治疗室将新煎熬好的中药汤剂倒入专用灌肠袋内,灌肠袋上端开口,袋两边有提手,下端有导管与肛管连接,医务人员手提灌肠袋上端的提手到病房为病人灌肠。这种操作存在的弊端是,因灌肠袋上端有供倾倒灌肠液的开口,在送往病房的途中容易被污染、容易被抛洒,而且每次只能提一个灌肠袋,为成批病人做灌肠治疗时,需要多次往返于治疗室和病房之间,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端设置有托盘放置槽(4),所述托盘放置槽(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恒温箱(3),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正面通过凸体(10)与药品盒(11)活动连接,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恒温器(14),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源(15),所述电源(15)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恒温器(14)电性连接,所述恒温箱(3)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板(13),所述绝缘板(13)的内部设置有温控管(21),所述温控管(21)通过连接头(20)与所述恒温器(14)固定连接,所述恒温箱(3)的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7),所述恒温箱(3)通过导线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端设置有托盘放置槽(4),所述托盘放置槽(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恒温箱(3),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正面通过凸体(10)与药品盒(11)活动连接,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恒温器(14),所述恒温箱(3)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源(15),所述电源(15)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恒温器(14)电性连接,所述恒温箱(3)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板(13),所述绝缘板(13)的内部设置有温控管(21),所述温控管(21)通过连接头(20)与所述恒温器(14)固定连接,所述恒温箱(3)的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7),所述恒温箱(3)通过导线管(16)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7)固定连接,所述恒温箱(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之间固定设置有工具槽(5),所述工具槽(5)的底端设置有可移动的垃圾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内科专用灌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万向轮(19)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姝邓时莉雷丹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