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箱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60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包括:烘箱主体,其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热风供给装置,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喷嘴,设置于烘箱主体的内部;所述进风口开设于烘箱主体的背面且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每个喷嘴均与进风口对应连接;以上结构的烘箱加热系统将烘箱主体的进风口设置在背面,并且进风口沿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着进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进风口相连通,从而以简单的结构降低风阻,使得各个喷嘴处吹出的风的速度、温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烘烤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箱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烘箱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烘箱是涂布机、复合机干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烘箱的干燥原理是将喷嘴的热风喷射冲击在涂层上,通过气流的冲击将温度传递到涂层上,涂层的溶剂挥发被气流带走达到干燥的目的。加热系统的管道布置,内胆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喷嘴的风速大小、风速的均匀性、温度的均匀性。传统的烘箱内胆一般采用以下的结构:烘箱包括一内设有容腔的内胆主体,内胆主体的上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一与容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嘴,相邻的喷嘴之间设置有一抽气口,抽气口连接有一延伸进所述容腔内部中的抽风管,抽风管贯穿内腔的上部并从内胆主体的上表面穿出。上述的烘箱内胆虽然也能够将外界输送进来的热风吹送至工件表面处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由于传统的烘箱内胆将与容腔相连通的进风口设置于烘箱内胆的一侧,外界输送进风时,容易使得容腔内部的压力左右不均匀,从而导致设置于容腔底部的多个喷嘴喷出的风速、温度不均匀,影响烘干效果;另外由于容腔内设置有多根抽风管,从进风口处吹送进容腔内部的风会与多根抽风管摩擦,风阻大,进而导致进风的压力损失大。因此,传统的烘箱内胆不适用于某些对干燥要求较高的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风阻、且使得从各个喷嘴吹出的风的速度、温度更加均匀的烘箱加热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包括:烘箱主体,其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热风供给装置,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喷嘴,设置于烘箱主体的内部;所述进风口开设于烘箱主体的背面且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每个喷嘴均与进风口对应连接。所述热风供给装置设置在烘箱主体的顶部。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风机、过滤器和进风管,加热器的进气侧设置有进回风风腔,进回风风腔上设置有供外界气体进入的新风口,加热器的出气侧与所述风机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烘箱主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回风口,该回风口与所述进回风风腔相连通。所述烘箱主体的左侧板设有进料口,烘箱主体的右侧板设置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横穿烘箱主体的内部的输送机构,所述喷嘴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输送机构,烘箱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排风口连通的排风管,该排风管位于喷嘴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由进料口朝向出料口的方向间隔分布的传动辊,每个传动辊的上方配置有一所述喷嘴。所述喷嘴可拆卸地安装在进风口上。所述烘箱主体的前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入口,每个进入口上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闭合该进入口的侧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上结构的烘箱加热系统将烘箱主体的进风口设置在背面,并且进风口沿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着进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进风口相连通,从而以简单的结构降低风阻,使得各个喷嘴处吹出的风的速度、温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烘烤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包括:烘箱主体1,其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2和排风口3;热风供给装置50,与所述进风口2连通;若干喷嘴4,设置于烘箱主体1的内部;所述进风口2开设于烘箱主体1的背面且沿烘箱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4沿烘箱主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每个喷嘴4均与进风口2对应连接。以上结构的烘箱加热系统将烘箱主体的进风口2设置在背面,并且进风口2沿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4沿着进风口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进风口2相连通,从而以简单的结构降低风阻,使得各个喷嘴4处吹出的风的速度、温度更加均匀,进而提高烘烤产品的品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风供给装置50设置在烘箱主体1的顶部,既可以减少烘箱加热系统的占地面积,也可以减少管道的长度,降低设备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供给装置50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51、风机52、过滤器53和进风管54,加热器51的进气侧设置有进回风风腔55,进回风风腔55上设置有供外界气体进入的新风口6,加热器51的出气侧与所述风机52相连通,所述进风管54与所述进风口2相连通。在热风供给装置50中配置过滤器53可以应用在保护膜、离型膜、锂电池等要求洁净度较高的产品上,扩大该加热系统的应用范围。其中,所述烘箱主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回风口8,该回风口8与所述进回风风腔55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风机52转动,驱使外界气体从新风口6进入所述进回风风腔55,途经加热器51进入过滤器53,经过过滤的气体进入进风管54,然后进入所述进风口2,在进风口2处将气流分流至各个喷嘴4中,气体从喷嘴4中喷出后,部分气体从排风口3处排出,部分气体从回风口8处回收至所述进回风风腔55,从而完成一个循环,有利于循环利用部分热量。所述烘箱主体1的左侧板设有进料口11,烘箱主体1的右侧板设置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之间设置有横穿烘箱主体1的内部的输送机构,所述喷嘴4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喷嘴4的喷射方向朝向输送机构,烘箱主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排风口3连通的排风管,该排风管位于喷嘴4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由进料口11朝向出料口12的方向间隔分布的传动辊13,每个传动辊13的上方配置有一所述喷嘴4,放置在传动辊13上的产品由进料口11朝向出料口12的方向行进,在此过程中,喷嘴4向下喷射冲击在涂层上,通过气流的冲击将温度传递到涂层上,涂层的溶剂挥发被气流带走,进而达到干燥的目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喷嘴4可拆卸地安装在进风口2上,可以随时拆卸和更换不同规格的喷嘴4,以达到不同的出风的要求。所述烘箱主体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入口,每个进入口上设置有能够打开或者闭合该进入口的侧开门7,在这里,四个进入口沿前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打开对应的四个侧开门7时,操作人员可以进入烘箱主体1的内部对烘箱加热系统进行装配、清洗和维修,从而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包括:烘箱主体,其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热风供给装置,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喷嘴,设置于烘箱主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开设于烘箱主体的背面且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每个喷嘴均与进风口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包括:烘箱主体,其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热风供给装置,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喷嘴,设置于烘箱主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开设于烘箱主体的背面且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喷嘴沿烘箱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每个喷嘴均与进风口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供给装置设置在烘箱主体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风机、过滤器和进风管,加热器的进气侧设置有进回风风腔,进回风风腔上设置有供外界气体进入的新风口,加热器的出气侧与所述风机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主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其内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玲唐维锋谢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