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属于建筑消防技术领域,其包括遮阳装置、消防装置、电力装置、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方法。电力装置安装在竖直遮阳板向阳侧表面,驱动电机通过转向结构和电池板控制器智能调控实现角度变化;消防装置包括消防干管和消防支管以及室内消防立管固定连接在遮阳装置内部,还设有喷淋头且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二者同时对墙体的物理参数的收集,进而输送给感应控制中枢,进而将火情情况发送至消防控制中枢,消防控制中枢控制控制开关,进行控制火情制。最终实现对建筑的消防、遮阳和日常供电或系统的电力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消防
,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给火灾防控带来严峻挑战。近十年全国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全国高层住宅外墙基本没有自动消防设施,火灾防控难度大。根据相关资料调查,中国在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初期,使用了约30亿平方米易燃可燃的保温材料,一旦墙体保护层脱落、破损,遇到明火就会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目前,中国配备的消防车大都在50米以下,多数消防水枪、水炮的喷射高度也只有50多米。可以说,50米以上特别是超过100米的楼层发生火灾,除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外,几乎没有有效的外部消防控制手段。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单种系测试统或多种单系统测试,大多都是单测试系统进行监测,当满足单方系统时,装置将启动消防装置进行灭火,这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针对目前高层建筑外墙存在的消防隐患和单系统监测的不足,特别提出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层建筑外墙的消防隐患和单系统监测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用于解决建筑外墙存在的消防隐患,和单系统监测的不精准带给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实现精准的监测外墙的消防隐患,并作出及时的灭火措施。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包括与外侧墙体固定连接的遮阳装置、消防装置、电力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水平遮阳板和竖直遮阳板,所述水平遮阳板安装在外侧墙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遮阳板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水平遮阳板之间且等间距排列,所述水平遮阳板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设有转向机构与竖直遮阳板带传动连接;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消防干管、消防支管、室内消防立管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喷淋头、消防支管、消防干管与室内消防立管依次连通;所述消防干管固定连接在水平遮阳板内部,所述消防支管贯穿在竖直遮阳板的中轴线上,所述消防支管和消防干管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消防干管靠近室内消防立管的一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消防控制中枢、感应控制中枢和电池板控制中枢,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感应控制中枢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控制中枢内设有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所述感应控制中枢和控制开关均与消防控制中枢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板控制中枢与室内照明系统或消防控制中枢电性连接;所述电力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固定连接在竖直遮阳板的向阳侧,且与电池板控制中枢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遮阳板的底端均设有带轮,该带轮位于水平遮阳板内。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支管和消防干管均采用高强度防火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板控制中枢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内部设有阀体。本专利技术还公布了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的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喷淋头上设有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实时检测窗口或者窗口周围墙面的温度和烟尘参数,将数据参数信息经过线路输送给感应控制中枢;步骤二:感应控制中枢分析温度和烟尘数据,判断是否符合发生火情的物理条件,即感应控制中枢内设有二者的第一临界值,只有同时达到第一临界值时感应控制中枢才进行下一步骤;步骤三:感应控制中枢将数据结果输送至消防控制中枢,消防控制中枢发出灭火信号输送至控制开关,并将控制开关内部的阀体打开,进行灭火;步骤四:窗口处的喷淋头上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实时检测外墙或窗口的温度和烟尘数据信息,经过线路输送至感应控制中枢,判断是否控制险情,只有当温度和烟尘数据均处于第二临界值以下,感应控制中枢才进行下一步骤;步骤五:感应控制中枢将判断结果经过线路输送至消防控制中枢,消防控制中枢发出关闭指信号,控制开关控制内部阀体的闭合,灭火过程结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临界值大于第二临界值0.2-0.3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随着太阳的移动进而智能调节自身的角度,获得与太阳光垂直的最佳角度,进而实现最大的电力转化率,达到对室内照明或者智能控制系统内部进行电力供应的要求,同时有效地降低室内太阳光的强度,达到遮阳效果。通过电机与带轮配合带动竖直遮阳板之间的传动太阳能电池板覆盖一层防火纤维层,遇到火灾也可以不被破坏。2、不需要另接水源,只需在所居住楼层的消防管道与本专利技术的消防管道接通即可。遇到火情时,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及时的收集物理参数,智能控制系统判断是否发生火情,并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室内消防立管内高水压进行控制火情。不需要外接电源,该装置内部转化的电能即可实现装置的各个功能,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收集外墙的物理参数,通过感应控制中枢对其判定是否符合火灾发生条件和火灾被有效控制的条件,只有当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同时达到第一临界值才可以符合火灾发生要求,火灾有效控制时也必须同时达到第二临界值以下,消防控制中枢才可以关闭控制阀门,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防止特殊情况发生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3、本专利技术的遮阳板、太阳能电池板和消防管道均采用防火、防腐、高强度材料进行固定,由于外置于墙体上且工作地环境,所以要采取防腐防火且能承受高强度的材料,水平遮阳板和竖直遮阳板二者之间需要经常进行小幅度转动,故需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连接,故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的消防管道直接与室内立管之间连接,不需增加泵类似设备,通过感应控制中枢对外墙物理数据的实时监测,并对其做出判断进一步传递给消防控制中枢,消防控制中枢依此为根据控制控制开关内部的阀门进行对火灾控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墙消防安全性能稳定,改变传统高层建筑没有外墙消防系统的设计格局,实现外墙消防、节能遮阳、美观性能为一体;工厂生产与工地现场安装精确定位相结合,做到BIM智能化数字模拟,单片遮阳板及消防管线模块化现场组装;外墙消防管线及太阳能遮阳板一次订制成型,达到防火性、耐久性、美观性等完美结合。成本低廉,功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安装速度快,且便于施工安装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的正向整体结构图;图2是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电性连接关系图;图3是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中水平遮阳板内部详图;图4是图1中的A-A处结构图。图中:1.水平遮阳板,2.竖直遮阳板,3.室内消防立管,4.消防干管,5.消防立管,6.喷淋头,7.太阳能电池板,8.感应控制中枢,81.温度传感器,82.烟雾传感器,9.消防控制中枢,91.控制开关,10.电池板控制中枢,11.驱动电机,12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包括与外侧墙体固定连接的遮阳装置、消防装置、电力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水平遮阳板(1)和竖直遮阳板(2),所述水平遮阳板(1)安装在外侧墙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遮阳板(2)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水平遮阳板(1)之间且等间距排列,所述水平遮阳板(1)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设有转向机构与竖直遮阳板(2)带传动连接;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消防干管(4)、消防支管(5)、室内消防立管(3)和喷淋头(6);所述喷淋头(6)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所述喷淋头(6)、消防支管(5)、消防干管(4)与室内消防立管(3)依次连通;所述消防干管(4)固定连接在水平遮阳板(1)内部,所述消防支管(5)贯穿在竖直遮阳板(2)的中轴线上;所述消防支管(5)和消防干管(4)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喷淋头(6);所述喷淋头(6)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所述消防干管(4)靠近室内消防立管的一端设有控制开关(91);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消防控制中枢(9)、感应控制中枢(8)和电池板控制中枢(10);所述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均与感应控制中枢(8)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控制中枢(8)内设有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所述感应控制中枢(8)和控制开关(91)均与消防控制中枢(9)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板控制中枢(10)与室内照明系统或消防控制中枢(9)电性连接;所述电力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固定连接在竖直遮阳板(2)的向阳侧,且与电池板控制中枢(1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包括与外侧墙体固定连接的遮阳装置、消防装置、电力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水平遮阳板(1)和竖直遮阳板(2),所述水平遮阳板(1)安装在外侧墙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遮阳板(2)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水平遮阳板(1)之间且等间距排列,所述水平遮阳板(1)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设有转向机构与竖直遮阳板(2)带传动连接;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消防干管(4)、消防支管(5)、室内消防立管(3)和喷淋头(6);所述喷淋头(6)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所述喷淋头(6)、消防支管(5)、消防干管(4)与室内消防立管(3)依次连通;所述消防干管(4)固定连接在水平遮阳板(1)内部,所述消防支管(5)贯穿在竖直遮阳板(2)的中轴线上;所述消防支管(5)和消防干管(4)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喷淋头(6);所述喷淋头(6)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所述消防干管(4)靠近室内消防立管的一端设有控制开关(91);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消防控制中枢(9)、感应控制中枢(8)和电池板控制中枢(10);所述温度传感器(81)和烟雾传感器(82)均与感应控制中枢(8)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控制中枢(8)内设有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所述感应控制中枢(8)和控制开关(91)均与消防控制中枢(9)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板控制中枢(10)与室内照明系统或消防控制中枢(9)电性连接;所述电力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固定连接在竖直遮阳板(2)的向阳侧,且与电池板控制中枢(1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遮阳板(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座,俞沁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