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46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及制备方法,取烧伤皮肤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将干细胞种植到上述支架中制备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随后观察创面组织的上皮化、血管化,炎症因子、浸润情况;从烧伤皮肤中提取变性胶原蛋白,再添加壳聚糖,成纤维细胞等原料,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活性真皮替代物;将上述重构的生物活性真皮替代物应用于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自体或异体(充填,补片,创面敷料或复合移植);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烫伤创面,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更低,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目前商品化ADM售价每平米500~700万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人造皮肤(亦称人工皮),早有问世,60年代,国内外曾兴起一股″人工皮热″,其品种繁多,归纳起来,目前全世界已研究应用过的人造皮肤,有以下三类:(1)高分子塑料,合成多肽,人造纤维等合成材料制成的薄膜状,海棉状人造皮肤;(2)再生蛋白和动物组织羊膜,腹膜,胎膜等生物材料制成的人造皮肤;(3)全聚薄膜制成的薄片状人造皮肤。上述各类人造皮肤,在临床应用中,比如筛状植皮法是将拟植皮的人造皮肤切开许多小口,在一定的张力条件下,固定于创面,即可增加皮片的面积,同时也便于渗出液引流。皮片生长后,这些小孔即自行愈合,遗留的斑状疤痕也可逐渐消退。但是,在植皮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在植皮时,人造皮肤从切开的小口处被撕裂,从而使植皮失败。而其他的方法都存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缺点,或因粘附不牢,强度太差;或因抗原性太强,刺激性大;或因通透性能不好,易感染,或因阻碍自生体皮生长,疤痕累累;或因原料来源不易,成本太高;或因工艺繁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重构,与干细胞联合,干细胞种植到支架中;或采用从烧伤皮肤中提取变性胶原蛋白,再添加壳聚糖,成纤维细胞原料混合,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生物活性真皮替代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重构,与干细胞联合,干细胞种植到支架中;或采用从烧伤皮肤中提取变性胶原蛋白,再添加壳聚糖,成纤维细胞原料混合,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生物活性真皮替代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取烧伤皮肤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2)将干细胞种植到上述支架中制备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随后于7天、14天、21天、28天分析创面组织的上皮化、血管化、炎症因子、浸润情况;(3)从烧伤皮肤中提取变性胶原蛋白,再添加壳聚糖,成纤维细胞原料一起,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活性真皮替代物;将上述重构的生物活性真皮替代物应用于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变性胶原蛋白或热变性真皮支架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重构前,需进行:深度烧伤模型制备:取Balb/c小鼠,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脱去背部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笃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