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大黄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44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大黄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有:1、将大黄粉碎成微米级的粉末;粉碎硫磺,将大黄粉和硫磺粉混合加热再粉碎,得微米级的改性大黄粉;在艾叶油中先加甘油,再加液状石蜡搅拌,得乳化艾叶油;粉碎冰片。2、将乳化艾叶油、硬脂酸、三乙醇胺、石蜡、羟苯乙酯和蒸馏水混合,并加热到完全溶解止,搅拌至冷却,得基质原料。3、将改性大黄粉、冰片加入液态的基质原料中,搅拌,得改性大黄粉软膏。将中药大黄原料制成粒径为10~0.1微米的粉末,可得到大黄的多种有效成分,其溶解度、释放度、分散性均有提高,以致药用疗效提高而用量下降。有效地克服了现有中药制备中无法取得中药全部有效成分及起效慢疗程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大黄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有效打破植物细胞壁,并取得中药全部的有效成分的一种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黄是一种常用中药,其用途广泛。已被大量事实证实的是大黄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可将大黄制成口服药物也可制成外用膏剂,用于治疗皮肤的病毒感染及细菌性感染的比如疱疹及化脓性炎症等。以往的外用大黄常见用提取物或全草粉碎的粉末制成膏剂外用。前者因提取的溶剂不同而产生的有效成分不同,所以同一种溶剂不可能有多种有效成分。这是不符合中药的“君臣佐使”用药理论的。该理论认为:多味中药组成复方或多种成分制成的方剂具有协同作用,故而效果好于单味中药或单种有效成分。这个理论已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后一种全草粉剂虽然有疗效,但因为粉碎工艺不同难以将药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出来,故效果也会打折扣。植物细胞直径大多在10-100微米之间,用目前方法加工的粉体粒径多数未达到这个标准,故难以使细胞壁破碎而得到全部有效成分。因此,如何将植物细胞壁打破,取得中药全部的有效成分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难以破碎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大黄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的制备:将大黄粉碎成粒径小于50微米的粉末;将碎粉后的硫磺过200目筛制得硫磺粉,将所述的大黄粉和硫磺粉混合加热再粉碎,制得粒径为50‑0.1微米的改性大黄粉;将艾叶油置于搅拌器中,先加入甘油,再加入液状石蜡后搅拌,制得乳化艾叶油;将冰片均匀粉碎;步骤2:基质原料的制备将所述的乳化艾叶油、硬脂酸、 三乙醇胺、石蜡、羟苯乙酯和蒸馏水加入容器中,并加热到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搅拌至冷却,制得基质原料;步骤3:软膏的制备将所述改性大黄粉、所述冰片加入液态的所述基质原料中,充分搅拌后,制成所述的改性大黄粉软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大黄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的制备:将大黄粉碎成粒径小于50微米的粉末;将碎粉后的硫磺过200目筛制得硫磺粉,将所述的大黄粉和硫磺粉混合加热再粉碎,制得粒径为50-0.1微米的改性大黄粉;将艾叶油置于搅拌器中,先加入甘油,再加入液状石蜡后搅拌,制得乳化艾叶油;将冰片均匀粉碎;步骤2:基质原料的制备将所述的乳化艾叶油、硬脂酸、三乙醇胺、石蜡、羟苯乙酯和蒸馏水加入容器中,并加热到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搅拌至冷却,制得基质原料;步骤3:软膏的制备将所述改性大黄粉、所述冰片加入液态的所述基质原料中,充分搅拌后,制成所述的改性大黄粉软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气流粉碎机将大黄粉碎成粒径10~0.1微米的粉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的大黄粉置于振动磨中,后加入所述硫磺粉一起振动粉碎;振幅在8-15mm之间,频率:980r/min,温度:50℃-90℃,时间1h,干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朱寿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