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3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杯柄,所述杯体外周套设有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所述杯柄靠经杯体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上端转动设置于上固定环的下端,所述铰接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下固定环的上端;在杯体上套接固定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杯柄铰接设置于上固定环于下固定环之间,从而实现杯柄的转动设置,使得杯柄能够贴靠于杯体上,从而实现减小水杯的存放体积,便于水杯的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杯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放在桌子上。现有公告号为CN10372029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办公室专用水杯,包括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水杯本体和由橡胶制成的水杯底座,水杯本体上设有杯盖和杯把,水杯底座为环形套筒状,水杯底座与水杯本体的连接方式为嵌套式连接或螺纹连接,水杯本体底部设有吸盘。如上述公开技术中,当需要将水杯装于背包中,因为水杯的把手,造成的水杯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水杯的存放,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杯,杯柄转动连接于杯体上,使得杯柄能够贴靠于杯体上,从而实现减小水杯的存放体积,便于水杯的存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杯柄,所述杯体外周套设有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所述杯柄靠经杯体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上端转动设置于上固定环的下端,所述铰接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下固定环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杯体上套接固定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杯柄铰接设置于上固定环于下固定环之间,从而实现杯柄的转动设置,使得杯柄能够贴靠于杯体上,从而实现减小水杯的存放体积,便于水杯的存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杯柄以及第二杯柄,所述铰接轴包括设置于第一杯柄的第一铰接轴以及设置于第二杯柄的第二铰接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对转动第一杯柄和第二杯柄时,第一杯柄与第二杯柄的抵接处和第一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轴构成三角形结构,避免了杯柄的铰接端发生晃动的状况,提升杯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杯柄与所述第二杯柄相对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二杯柄上设置有嵌设于卡口中的卡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杯柄抵接于杯体的一端设置有贴合于杯体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杯柄抵接于第二杯柄时,卡块嵌设于卡口中,实现第一杯柄与第二杯柄之间的稳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固定环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上端的上卡槽,所述下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下端的下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固定环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上端的上卡槽,在下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下端的下卡槽,使得杯柄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抵接于上卡槽内壁和下卡槽的内壁上,实现对杯柄的稳定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柄与其铰接端相对的一端开设有手拉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柄贴靠于杯体上,通过手拉槽拉动杯柄转动,从而实现方便的将杯柄从上卡槽和下卡槽中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固定环上端设置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下端抵接于杯体的上端,所述杯体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定抵接环移动和转动的限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定环,使得限定环的下端挤压抵接环,从而限定了抵接环的移动和转动,实现对上固定环的限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固定环包括左连接端与右连接端,所述左连接端与右连接端抵接的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右连接端上设置有嵌设固定于嵌槽的中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块的嵌设于嵌槽中,从而实现下固定环两端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稳定的支撑杯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弹性卡块,所述嵌槽中相对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弹性卡块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块的嵌设于嵌槽中,直至弹性卡块与限位槽对齐,使得弹性卡块卡接于限位槽中,从而实现下固定环稳定的套接于杯体的外周,并稳定的支撑杯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转动杯柄,使得卡块嵌设于卡口中,实现第一杯柄与第二杯柄之间的稳定连接;当需要存储水杯时,相背转动杯柄,使得杯柄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抵接于上卡槽内壁和下卡槽的内壁上,实现对杯柄的稳定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水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杯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下固定环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杯盖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体现杯嘴与套环在滑块处连接结构的半剖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杯嘴与套环连通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杯体;2、杯盖;3、杯罩;4、套环;41、滑道;42、勾槽;43、出水孔;44、引流道;45、支撑板;451、套管;5、杯嘴;51、卡片;52、限位柱;53、引流嘴;54、密封圈;55、盖板;56、固定柱;6、滑块;61、滑槽;62、挡板;63、卡勾;7、橡胶块;9、上固定环;91、上卡槽;92、抵接环;93、限定环;10、下固定环;11、左连接端;111、嵌槽;112、限位槽;12、右连接端;121、固定块;122、弹性卡块;13、下卡槽;14、杯柄;141、凹槽;142、手拉槽;15、第一杯柄;151、卡块;16、第二杯柄;161、卡口;17、铰接轴;171、第一铰接轴;172、第二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水杯,包括杯体1、转动设置于杯体1上的杯柄14以及设置于杯体1上端的杯盖2,杯柄14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转动杯柄14,使得杯柄14贴靠于杯体1的外侧,减小水杯存储所需的空间,便于水杯的携带和存放。如图2和图3所示,在杯体1上套设有上固定环9以及下固定环10,杯柄14的上端连接于上固定环9的下端,杯柄14的下端连接于下固定环10的上端,并在杯柄14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铰接轴17,铰接轴1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上固定环9和下固定环10中,从而实现杯柄14的转动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杯柄1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杯柄15和第二杯柄16,且铰接轴17包括设置于第一杯柄15中的第一铰接轴171与设置第二杯柄16中的第二铰接轴172,当相对转动第一杯柄15和第二杯柄16时,第一杯柄15与第二杯柄16的抵接处和第一铰接轴171以及第二铰接轴172构成三角形结构,避免了杯柄14的铰接端发生晃动的状况,提升杯柄14的稳定性。并在第一杯柄15与第二杯柄16抵接一端设置有卡块151,在第二杯柄16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卡块151的卡口161,杯柄14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第一杯柄15抵接于第二杯柄16时,卡块151嵌设于卡口161中,实现第一杯柄15与第二杯柄16之间的稳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在杯柄14抵接于杯体1的一侧呈弧面设置凹槽141,使得杯柄14能够贴合于杯体1上,提升杯柄14的稳定,并且在上固定环9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14上端的上卡槽91,在下固定环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嵌设杯柄14下端的下卡槽13,使得杯柄14远离铰接轴17的一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抵接于上卡槽91内壁和下卡槽13的内壁上,实现对杯柄14的稳定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并在杯柄14远离铰接轴17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手拉槽142,杯柄14贴靠于杯体1上,通过手拉槽142拉动杯柄14转动,从而实现方便的将杯柄14从上卡槽91和下卡槽13中取出。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杯,包括杯体(1)和杯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外周套设有上固定环(9)与下固定环(10),所述杯柄(14)靠经杯体(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铰接轴(17),所述铰接轴(17)的上端转动设置于上固定环(9)的下端,所述铰接轴(17)的下端转动设置于下固定环(10)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杯,包括杯体(1)和杯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外周套设有上固定环(9)与下固定环(10),所述杯柄(14)靠经杯体(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铰接轴(17),所述铰接轴(17)的上端转动设置于上固定环(9)的下端,所述铰接轴(17)的下端转动设置于下固定环(10)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柄(1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杯柄(15)以及第二杯柄(16),所述铰接轴(17)包括设置于第一杯柄(15)的第一铰接轴(171)以及设置于第二杯柄(16)的第二铰接轴(1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柄(15)与所述第二杯柄(16)相对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卡口(161),所述第二杯柄(16)上设置有嵌设于卡口(161)中的卡块(1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柄(15)抵接于杯体(1)的一端设置有贴合于杯体(1)的凹槽(1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水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