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409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技术方法,对含有不稳定因素的牙颌,采用二次就位法,采用二次就位的方法和蜡与轻体结合记录法取得咬合关系记录,将初次取得模型的不稳定区域去除后,根据标记点,再次放置口内,作正中咬合,在正中关系位的静止状态下,将轻体连贯注入不稳定区对应的基托上,取得完整且稳定的咬合关系记录。本方法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针对不稳定咬合的患者,能够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导致咬合误差,阻止松动牙的偏移、无牙区的咬合应力集中,从而可以便捷、准确地反映出生理状态下的咬合记录关系,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原因导致咬合关系不稳定或合关系较差者,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临床操作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咬合关系记录
,具体涉及一种静止状态下咬合关系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修复治疗时需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是,在正确的颌位关系下,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颌位是指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而咬合是在一定颌位上、下牙的接触关系。按照合学的原则,修复体不仅仅是恢复缺失牙的形态,而要使咬合和颌位二者协调一致,以使合、颞下颌关节、神经、咀嚼肌所构成的口颌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因此,建立生理性合关系并正确记录是成功修复的前提。颌位关系记录(recordingmaxillomandibularrelations)指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病人的正中合关系。当自然牙列存在时,上下牙列紧密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合、覆盖,后牙合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位最广泛接触位(正中颌位)。当自然牙列缺失后,随之丧失了正中颌位,下颌没有牙列的支持和牙尖的锁结,下颌会向各种位置移动,常见下颌前伸合面部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对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初步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利用息止咬合垂直距离减去息止合间隙的方法预先测量好患者面下三分之一的距离;备好基托,将蜡片烘软制成蜡堤贴于基托上,放入口内,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至正中关系位,并确定水平距离,在基托或蜡上做好标记,嘱患者保持静止咬合关系状态待蜡硬后,取出合托,将对颌为不稳定区所对应的蜡堤区域刮除干净;(2)取最终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再将合托按步骤一的标记点就位于口中,仍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至步骤一的正中关系位,在这种静止正中咬合关系状态下,在初步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的基础上,将弹性印模材料注射于步骤一中去除的蜡堤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止状态下记录咬合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初步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利用息止咬合垂直距离减去息止合间隙的方法预先测量好患者面下三分之一的距离;备好基托,将蜡片烘软制成蜡堤贴于基托上,放入口内,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至正中关系位,并确定水平距离,在基托或蜡上做好标记,嘱患者保持静止咬合关系状态待蜡硬后,取出合托,将对颌为不稳定区所对应的蜡堤区域刮除干净;(2)取最终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再将合托按步骤一的标记点就位于口中,仍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至步骤一的正中关系位,在这种静止正中咬合关系状态下,在初步正中关系位咬合关系记录的基础上,将弹性印模材料注射于步骤一中去除的蜡堤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治黄凌霞牛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