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35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枕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下衬、竖直安装于下衬两侧的导向杆和盖于下衬上的上衬,上衬具有头枕部和颈枕部;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中央控制器、传感器组件、控制面板和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可分别对头枕部和颈枕部的高度进行调节,可合理分布头部、颈部以及肩部的压力,提高睡眠舒适度,有助于改善颈椎病;通过传感器组件感应枕头不同位置的压力大小,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高度调节组件发出指令,进而可实现头枕部和颈枕部高度调节的自动控制;高度调节组件在调节上衬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杆定位引导上衬在竖直方向的移动,提升上衬高度调节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枕头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
技术介绍
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日间的工作、学习效率。人体颈椎和脊柱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睡眠过程中维持颈椎合适的生理弯曲和肩颈部的肌肉放松对于高质量的睡眠至关重要。枕头作为一种睡眠工具,具有辅助调节头颈高度、提高睡眠舒适度的作用。在每天长达7-10小时的睡眠中,不舒适或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会加剧颈椎生理弯曲变化,导致肌肉疲劳。长期使用不适合的枕头会造成肌骨慢性劳损,损害颈椎。目前,传统意义上的枕头只是用于支撑头部,忽略了颈部支撑及肩部的姿态,这也是现有枕头导致睡眠不舒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少数能够调节高度的枕头也仅限于整体调节,而且人在睡眠翻身时,头部和颈部对枕头高度变化的需求并不一致,就无法实现各局部位置的自适应高度调节。因此迫切需要能够独立调节头部和颈部高度、调整肩部姿态的枕头,以满足支撑头颈以及肩部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枕头无法独立调节头部和颈部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下衬、垂直所述下衬之底面并安装于所述下衬两侧的导向杆和盖于所述下衬上并与各所述导向杆之自由端相连的上衬,所述上衬具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头枕部和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所述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还包括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头枕部高度与所述颈枕部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中央控制器、安装于上衬上的传感器组件、安装于下衬一侧的控制面板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室中的电源;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室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腔室的下衬、垂直所述下衬之底面并安装于所述下衬两侧的导向杆和盖于所述下衬上并与各所述导向杆之自由端相连的上衬,所述上衬具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头枕部和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所述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还包括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头枕部高度与所述颈枕部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中央控制器、安装于上衬上的传感器组件、安装于下衬一侧的控制面板和设于所述容置腔室中的电源;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室中,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上衬上的压力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以及安装于下衬上的声音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声音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室一侧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的若干输出轴、分别与各所述输出轴相连的若干转轴、用于调节所述头枕部高度的第一支撑板和用于调节所述颈枕部高度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头枕部对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转轴,所述颈枕部对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与所述头枕部相对应的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与所述颈枕部相对应的所述转轴上,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下衬上,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各所述转轴与对应所述输出轴连接的联轴器和设于各所述输出轴上的力矩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头枕部对应位置与所述颈枕部对应位置的若干丝杆、分别安装于各所述丝杆上的若干滑块、分别设于各所述丝杆一端对应位置的支座、分别连接各所述丝杆对应的所述滑块与所述支座的弹性片、用于引导各所述滑块滑动的滑轨和驱动各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室的一侧,各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室中,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下衬上,各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容置腔室中,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中央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弓彦枫杨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航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