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28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包括网箱本体、拉网和拦网,所述网箱本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底端设有底网,网箱本体的周臂上设有网衣,拉网和拦网分别设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拦网的一端与所述网箱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池塘侧壁贴合,拉网和拦网的上沿均漂浮与水面,下沿均贴合于池塘底壁;该捕捞网箱可做拉网,又可当养殖网箱使用,使用时不需要人在池塘梗上拉网和踩网,只需要在池塘里拉网;网衣的上沿通过锁环和锁杆的配合固定在立柱上且可在立柱上滑动,当将鱼赶入网箱后可防止鱼乱窜,固定之后的网衣上沿不会因鱼的跳动而下沉,给鱼提供宽裕的生存空间,避免了鱼类捕捞的应激,利于模块化捕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
本技术涉及渔业捕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越来越发达,目前传统的鱼类捕捞的方法有:(1)灯光诱捕,根据青鱼类具有集群趋光的特性,进行灯光诱捕,采用30目~40目筛制作而成的三角形手抄网,反复在池塘边抄捕。这种方法费工费时,捕捞量小,效率低;(2)拉网起捕,用捕鱼的密网拉虾苗。捕捞时从池塘的一边开始下网,然后从这边向对边拉网,拉网一般需要5-6人,2人站在池塘塘梗上拉网,2人站在池边的水里踩网,中间还需要1-2人抬网,网拉到对面后再起网,这种方法,所用劳动强度大,用工多,鱼类易贴网而死,鱼类的应激性大,成活率低;(3)水泵抽排水后拉网起捕,同样存在费工费时,容易伤到鱼类幼苗,成活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做拉网又能当养殖网箱使用的池塘用捕捞网箱,有效的减轻了鱼类捕捞时产生的应激性,节约整个捕捞过程中的人工强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池塘用的捕捞网箱,包括网箱本体、拉网和拦网,所述网箱本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设有底网,所述网箱本体的周臂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本体(1)、拉网(2)和拦网(3),所述网箱本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的底端设有底网(5),所述网箱本体(1)的周臂上设有网衣(6),所述拉网(2)和拦网(3)分别设于所述开口(4)的相对两侧,所述拦网(3)的一端与所述网箱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池塘侧壁贴合,所述拉网(2)和拦网(3)的上沿均漂浮与水面,下沿均贴合于池塘底壁,所述底网(5)贴合于池塘底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用捕捞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本体(1)、拉网(2)和拦网(3),所述网箱本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的底端设有底网(5),所述网箱本体(1)的周臂上设有网衣(6),所述拉网(2)和拦网(3)分别设于所述开口(4)的相对两侧,所述拦网(3)的一端与所述网箱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池塘侧壁贴合,所述拉网(2)和拦网(3)的上沿均漂浮与水面,下沿均贴合于池塘底壁,所述底网(5)贴合于池塘底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用捕捞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本体(1)包括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网衣(6)的上沿和下沿均通过锁环(9)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7)和第二立柱(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用捕捞网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四根锁杆(10),所述锁杆(10)通过池塘侧壁上的预留接口(11)与所述池塘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锁环(9)上设有锁片(12),所述锁片(12)上设有与锁杆(10)匹配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壮志陈霞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