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25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相容性复合荧光碳点的制备:从鲅鱼内脏与桑叶中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提取荧光碳点;(2)蚕的饲养:将制备的水溶性荧光碳点喷洒在新鲜的桑叶上,给五龄蚕喂食,利用蚕自身的吸收转化,使复合荧光碳点进入蚕的丝腺;(3)荧光蚕丝的获得:继续饲喂含荧光碳点的桑叶,直至蚕吐丝结茧,收集结茧后的蚕茧,获得含有荧光的蚕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全过程无需任何浸染步骤,不使用任何粘合剂,不需要水洗、干燥等繁琐的步骤,在不损害蚕丝天然品质的条件下,实现荧光蚕丝的绿色制备,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蚕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天然蚕丝改性材料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保持天然蚕丝原有特性的同时,将更多新功能引入蚕丝,如制备荧光蚕丝,将蚕丝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在体内较好的生物降解性与荧光检测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性强等优点结合制备出荧光蚕丝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例如用于带有控释特性的癌症治疗,制备带有监测/检测功能的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等。目前,制备荧光蚕丝的方法有很多,如:涂层法,吸附法,溶胶凝胶法,层层组装法,基因工程改造法等,涂层法通常需要将外源性的荧光物质如荧光染料或荧光纳米粒子通过粘结剂物理吸附交联到蚕丝的表面,但是有机染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吸附法利用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键力使荧光物质吸附到蚕丝纤维表面,水洗过程容易使荧光物质脱落;溶胶凝胶法和层层组装法的同样面临荧光物质的稳定性问题,并且制备过程长,繁琐费力;家蚕基因工程改性方法:许多研究小组将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家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出新鲜鲅鱼内脏,剪碎并转移至反应釜中;B、将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水热反应;C、冷却至室温后,在高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即得到荧光碳点试剂1;D、将桑叶片洗净晾干;E、称取桑叶片剪碎并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超纯水混合均匀;F、将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水热反应;G、冷却至室温后,在高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即得到荧光碳点试剂2;H、将荧光碳点试剂1与荧光碳点试剂2进行1:1混合得到最终的蚕食复合荧光碳点溶液;I、在家蚕桑叶上喷洒复合荧光碳点溶液,晾干后喂食家蚕,由家蚕吸收复合荧光碳点进入丝腺,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出新鲜鲅鱼内脏,剪碎并转移至反应釜中;B、将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水热反应;C、冷却至室温后,在高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即得到荧光碳点试剂1;D、将桑叶片洗净晾干;E、称取桑叶片剪碎并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超纯水混合均匀;F、将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水热反应;G、冷却至室温后,在高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即得到荧光碳点试剂2;H、将荧光碳点试剂1与荧光碳点试剂2进行1:1混合得到最终的蚕食复合荧光碳点溶液;I、在家蚕桑叶上喷洒复合荧光碳点溶液,晾干后喂食家蚕,由家蚕吸收复合荧光碳点进入丝腺,在纺丝过程中将复合荧光碳点结合进入蚕丝,即获得荧光蚕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鲅鱼内脏和桑叶复合碳点的荧光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D中反应温度为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乾江籽橙李加齐李昱刘赫非胡鑫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