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钰翔专利>正文

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50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现有曝气装置存在成本较高、需要持续消耗电能、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漂浮环、转向架、端面凸轮、滑动杆、旋转盘、主转轴、封气块、曝气叶片、追风板和阻气块。转向架包括旋转环和支撑架。旋转环与漂浮环构成转动副。主转轴支承在旋转环上。追风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旋转盘包括叶片基柱和滑杆盘。叶片基柱上设置有n个曝气叶片。曝气叶片中空设置。曝气叶片上开设有多个曝气孔。端面凸轮的工作轮廓由推出段、过渡段和缩回段。滑杆盘上开设有沿滑杆盘周向均布的n个滑杆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力驱动,无需外接电力,即可实现池塘水体的持续增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曝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池塘中溶氧量的高低将对池塘中的观赏鱼、观赏植物的生长有巨大的影响。现有的曝气装置一般是通过持续在水体底部鼓入空气来提高溶氧量,其对养殖水体的养殖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现有曝气装置存在成本较高、需要持续消耗电能、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此外,现有曝气装置注入水底的空气由于水体的接触面积较小,大部分都上浮溢散,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城市中的池塘中仅需要养殖一些观赏鱼类,不需要如此大量的溶氧。因此设计一种无须外加能量、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池塘溶氧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漂浮环、转向架、端面凸轮、滑动杆、旋转盘、主转轴、封气块、曝气叶片、追风板和阻气块。所述的转向架包括旋转环和支撑架。所述的旋转环与漂浮环构成转动副。所述的支撑架与旋转环固定。所述的主转轴支承在旋转环上。追风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旋转盘包括叶片基柱和滑杆盘。所述的叶片基柱与主转轴固定。叶片基柱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的滑杆盘与叶片基柱的开放端固定。叶片基柱上设置有沿叶片基柱的周向均布的n根第一连接管,6≤n≤18。n根第一连接管均与叶片基柱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封气块与转向架内的支撑架固定,且位于叶片基柱内。封气块的外径等于叶片基柱的内径。封气块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泄水缺口。所述的曝气叶片中空设置。曝气叶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为曝气侧面和迎风侧面。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上开设有曝气孔阵列。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呈凹凸不平状,并涂有疏水性涂料。曝气叶片的内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内腔与曝气叶片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曝气叶片共有n个。n个曝气叶片上的第二连接管与n根第一连接管分别构成转动副。n根第一连接管上均套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叶片基柱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曝气叶片固定。所述阻气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阻气侧面、安装侧面。阻气块的安装侧面与支撑架固定。阻气块的阻气侧面呈扇环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的圆心在主转轴的轴线上。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由特征水平面分割为水上阻气面和水下阻气面。特征水平面为经过主转轴轴线的水平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与主转轴轴线的间距等于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与第二连接管轴线的间距。水上阻气面的圆心角为θ。θ=(360°/n)-2°。水下阻气面的圆心角为所述的端面凸轮固定在转向架内的支撑架上;端面凸轮的轴线与主转轴的轴线重合;端面凸轮的工作轮廓由缩回段、过渡段和推出段;缩回段的两端与推出段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段连接;推出段位于特征水平面的上方。其中一个过渡段与特征水平面相交。另一个过渡段与阻气块阻气侧面的上边缘对齐。所述的滑杆盘上开设有沿滑杆盘周向均布的n个滑杆通槽。n个滑杆通槽与n根第一连接管分别沿主转轴的周向错开θ′角,5°≤θ′≤180°/n-2°。n根滑动杆与滑杆盘上的n个滑杆通槽分别构成滑动副。n根滑动杆的一端均抵在端面凸轮的工作轮廓上。另一端分别抵住n个曝气叶片。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与端面凸轮工作轮廓的缩回段接触的状态下,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垂直于主转轴轴线。滑动杆与端面凸轮工作轮廓的推出段接触的状态下,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与主转轴轴线的法平面呈30°角。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还包括辅助转盘。所述的辅助转盘与主转轴固定。辅助转盘的两个侧面均呈凹凸不平状,并涂有疏水性涂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气孔阵列由沿曝气叶片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曝气孔单元组成。曝气孔单元由沿曝气叶片径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曝气孔组成。进一步地,在主转轴的周向上,第一连接管到对应滑杆通槽的方向与阻气块的水上阻气面到水下阻气面的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转盘、端面凸轮及追风板均位于旋转盘的同一侧。端面凸轮的缩回段到旋转盘的距离大于推出段到旋转盘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球。进一步地,所述的漂浮环包括上浮环和下浮环。上浮环及下浮环同轴固定在一起。上浮环及下浮环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的旋转环设置在上浮环与下浮环的环形槽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主转轴的轴线与旋转环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与追风板的侧面平行。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力驱动,无需外接电力,即可实现池塘水体的持续增氧,省去了接线成本和持续的电能消耗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气块,在曝气叶片入水的过程中堵住曝气孔,使得曝气叶片中的空气能够有效进去水下,实现了有效的曝气。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水下阻气面圆心角的阻气块,能够针对不同风力大小的池塘。3、本专利技术既能够将空气带入水下进行溶氧,又能够将水滴带到空气中进行溶氧,具有较高的增氧效率。4、本专利技术通过疏水性涂料和凹凸不平的形状,使得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以及辅助转盘的两个侧面上能够附着大量水滴。而水滴作为球状结构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快速溶入氧气。5、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追风板,能够使得曝气叶片形成的叶轮能够持续朝向风向,以提高风能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去上浮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盘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曝气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端面凸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盘、端面凸轮、滑动杆、曝气叶片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漂浮环1、转向架2、端面凸轮3、滑动杆4、旋转盘5、主转轴6、封气块7、曝气叶片8、追风板9、辅助转盘10和阻气块11。漂浮环1包括上浮环和下浮环。上浮环及下浮环的材质均为塑料,且同轴固定在一起。上浮环及下浮环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环形槽。如图1、2和3所示,转向架2包括旋转环2-1和支撑架2-2。旋转环2-1设置在上浮环与下浮环的环形槽之间,与上浮环及下浮环构成转动副。支撑架2-2的两端均与旋转环2-1的内侧面固定。水平设置的主转轴6支承在旋转环2-1的正中位置。主转轴6的轴线与旋转环2-1的轴线垂直相交。两块追风板9对中固定在支撑架2-2上。两块追风板9的侧面与主转轴6的轴线平行。两块追风板9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驱动转向架2在漂浮环1上发生转动,使得主转轴6的轴线时刻平行于风向的水平分量。辅助转盘10与主转轴固定。辅助转盘10沿中心向边沿的方向上,辅助转盘10的厚度逐渐减小,以降低辅助转盘10转动过程中的阻力。辅助转盘10的两个侧面均呈凹凸不平状,并涂有疏水性涂料。如图1、2、4和5所示,旋转盘5包括叶片基柱5-1和滑杆盘5-2。叶片基柱5-1与主转轴6的中部固定。叶片基柱5-1的内部中空设置,且一端开放。中部开设有通孔的滑杆盘5-2与叶片基柱5-1的开放端固定。叶片基柱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沿叶片基柱5-1的周向均布的n根第一连接管5-3,n=12。n根第一连接管5-3的内腔均与叶片基柱5-1的内腔连通。如图1、4、6和8所示,曝气叶片8中空设置,且横截面呈圆心角为θ的扇形状;θ=(360°/n)-2°。曝气叶片8的两个侧面分别作为曝气侧面和迎风侧面。曝气叶片8的曝气侧面上开设有曝气孔阵列。曝气孔阵列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包括漂浮环、主转轴和曝气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架、端面凸轮、滑动杆、旋转盘、封气块、追风板和阻气块;所述的转向架包括旋转环和支撑架;所述的旋转环与漂浮环构成转动副;所述的支撑架与旋转环固定;所述的主转轴支承在旋转环上;追风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旋转盘包括叶片基柱和滑杆盘;所述的叶片基柱与主转轴固定;叶片基柱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的滑杆盘与叶片基柱的开放端固定;叶片基柱上设置有沿叶片基柱的周向均布的n根第一连接管,6≤n≤18;n根第一连接管均与叶片基柱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封气块与转向架内的支撑架固定,且位于叶片基柱内;封气块的外径等于叶片基柱的内径;封气块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泄水缺口;所述的曝气叶片中空设置;曝气叶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为曝气侧面和迎风侧面;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上开设有曝气孔阵列;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呈凹凸不平状,并涂有疏水性涂料;曝气叶片的内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内腔与曝气叶片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曝气叶片共有n个;n个曝气叶片上的第二连接管与n根第一连接管分别构成转动副;n根第一连接管上均套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叶片基柱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曝气叶片固定;所述阻气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阻气侧面、安装侧面;阻气块的安装侧面与支撑架固定;阻气块的阻气侧面呈扇环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的圆心在主转轴的轴线上;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由特征水平面分割为水上阻气面和水下阻气面;特征水平面为经过主转轴轴线的水平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与主转轴轴线的间距等于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与第二连接管轴线的间距;水上阻气面的圆心角为θ;θ=(360°/n)‑2°;水下阻气面的圆心角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外接动力源的池塘增氧装置,包括漂浮环、主转轴和曝气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架、端面凸轮、滑动杆、旋转盘、封气块、追风板和阻气块;所述的转向架包括旋转环和支撑架;所述的旋转环与漂浮环构成转动副;所述的支撑架与旋转环固定;所述的主转轴支承在旋转环上;追风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旋转盘包括叶片基柱和滑杆盘;所述的叶片基柱与主转轴固定;叶片基柱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的滑杆盘与叶片基柱的开放端固定;叶片基柱上设置有沿叶片基柱的周向均布的n根第一连接管,6≤n≤18;n根第一连接管均与叶片基柱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封气块与转向架内的支撑架固定,且位于叶片基柱内;封气块的外径等于叶片基柱的内径;封气块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泄水缺口;所述的曝气叶片中空设置;曝气叶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为曝气侧面和迎风侧面;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上开设有曝气孔阵列;曝气叶片的迎风侧面呈凹凸不平状,并涂有疏水性涂料;曝气叶片的内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内腔与曝气叶片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曝气叶片共有n个;n个曝气叶片上的第二连接管与n根第一连接管分别构成转动副;n根第一连接管上均套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叶片基柱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曝气叶片固定;所述阻气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阻气侧面、安装侧面;阻气块的安装侧面与支撑架固定;阻气块的阻气侧面呈扇环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的圆心在主转轴的轴线上;阻气块的阻气侧面由特征水平面分割为水上阻气面和水下阻气面;特征水平面为经过主转轴轴线的水平面;阻气块的阻气侧面与主转轴轴线的间距等于曝气叶片的曝气侧面与第二连接管轴线的间距;水上阻气面的圆心角为θ;θ=(360°/n)-2°;水下阻气面的圆心角为所述的端面凸轮固定在转向架内的支撑架上;端面凸轮的轴线与主转轴的轴线重合;端面凸轮的工作轮廓由缩回段、过渡段和推出段;缩回段的两端与推出段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渡段连接;推出段位于特征水平面的上方;其中一个过渡段与特征水平面相交;另一个过渡段与阻气块阻气侧面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钰翔
申请(专利权)人:尚钰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