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23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是以河道底泥为主要资源化对象,通过添加秸秆、牲畜粪便、枯枝落叶、药渣等有机物料,以粉煤灰为重金属稳定剂结合制备的一种生态工程用的种植基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满足生态工程植被重建需要,又可以有效进行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避免其污染环境,实现了底泥资源化处置、农业废弃物利用和生态工程用基质的有机结合。可在园林绿化作物的栽培基质和矿山修复回填方面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技术背景底泥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粘土矿物、有机质、活性金属氧化物组成,具有良好肥力特征,同时,底泥也是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汇集地,亟待有效处理。底泥疏浚是改善水体水质的有效措施,但疏浚的底泥需要找到安全、合理和经济的地方处置,否则底泥所含有的污染物和异味将对环境造成危害。目前由于道路建设和采矿剥离大量土壤,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形成大量的破损坡面,影响生态环境环境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的绿化市场投资份额不断扩大。城市绿化建设和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需要大量的种植基质,而自然土壤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同时大量河道底泥的存在不能有效消减而污染环境。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处理相关废料已成为相关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利用底泥和农业废弃物加工成生态工程种植基质,变废为宝,实现双废治理,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制备方法,基于将重金属污染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将河道底泥与重金属稳定剂按比例混合后,经压滤或晾干后控制水分含量在40%‑60%放置稳定30天;(2)将有机物料粉碎为小于1mm的颗粒后,按比例与步骤(1)物料混合,进行条堆,堆置高度1.5米,堆置宽度2米,每3‑5天翻堆一次,堆置期间水分保持在40‑50%,堆置30天后即得种植基质,可用于生态工程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将河道底泥与重金属稳定剂按比例混合后,经压滤或晾干后控制水分含量在40%-60%放置稳定30天;(2)将有机物料粉碎为小于1mm的颗粒后,按比例与步骤(1)物料混合,进行条堆,堆置高度1.5米,堆置宽度2米,每3-5天翻堆一次,堆置期间水分保持在40-50%,堆置30天后即得种植基质,可用于生态工程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河道底泥制备生态工程用种植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欢王忠强解萌萌胡浩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