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22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以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量开展了3因素试验;试验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N)为主区,品种(V)为副区,密度(D)为副副区,共3×2×3=18个处理,3次重复,共5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4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氮素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导因素,施用氮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关系极大。但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不同,玉米需要的氮肥量也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开展分析以确定适宜施氮量。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是制约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作物生产中施氮量与密度要高度协调,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适宜密度充分发挥群体优势进行光合生产;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关系。现有技术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肥,氮肥和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合理密植成为多数玉米生产国家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逐步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15年全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比例已达到63%,但是其中主要是果穗机收,直收籽粒的很少。同时,机收玉米的配套栽培技术略显滞后,其中机收玉米的适宜密度的确定至关重要,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分析。玉米是湖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但一般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量进行3因素试验;步骤二:试验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N)为主区,品种(V)为副区,密度(D)为副副区,共3×2×3=18个处理,3次重复,共5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4m2;步骤三:选择前作为油菜区域进行玉米种植,确定玉米播种期;步骤四:进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产量与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量进行3因素试验;步骤二:试验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N)为主区,品种(V)为副区,密度(D)为副副区,共3×2×3=18个处理,3次重复,共5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4m2;步骤三:选择前作为油菜区域进行玉米种植,确定玉米播种期;步骤四:进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产量与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测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品种2个:郑单958、湘农玉27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密度3个:D1为60000株/hm2、D2为75000株/hm2、D3为90000株/hm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氮肥水平3个:N1为150kgN/hm2、N2为225kgN/hm2、N3为300kgN/hm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磷、钾肥用量均为150kg/hm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减氮高产高效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钙镁磷肥,钾肥为硫酸钾。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庭湖区夏玉米增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镇邪陈平平曹亚娟沙莎罗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