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包括旋转卡齿、分隔板、电机和风机,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旋转卡齿连接有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安装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分隔板和风机,便于把壳体内部腔体一分为二,便于在施肥的同时,利用风机对周围的落叶和垃圾通过引风管进行拾取,设置了电机,便于营养液和肥料进行均匀搅拌,从而提高肥料质量;同时也便于对枯叶和垃圾进行粉碎搅拌,再通过排污口排出,保护环境,通过把手和底座通过旋转卡齿的转动连接,便于使用者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调整把手的角度,使其使用更具有广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
,具体为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依据施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依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撒施和冲施有利于养分的扩散,施用方便,但养分损失大,利用率较低;穴施和条施养分损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随着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精确施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施肥模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施肥装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不能把壳体内部腔体一分为二,使其在施肥的同时,同时对周围的落叶和垃圾进行拾取,无法达到一物多用,不便于对营养液和肥料进行均匀搅拌,从而提高肥料质量,不便于对枯叶和垃圾进行粉碎搅拌,容易造成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包括底座(1)、万向轮(2)、旋转卡齿(3)、把手(4)、旋扭开关(5)、支撑杆(6)、壳体(7)、注水口(8)、分隔板(9)、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一转轴(12)、搅拌叶(13)、第二锥齿轮(14)、第二转轴(15)、切割刀片(16)、排污口(17)、风机(18)、引风管(19)、排水管(20)、套管(21)和水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一端通过旋转卡齿(3)连接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一侧安装有旋扭开关(5),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安装有壳体(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土壤营养施肥装置,包括底座(1)、万向轮(2)、旋转卡齿(3)、把手(4)、旋扭开关(5)、支撑杆(6)、壳体(7)、注水口(8)、分隔板(9)、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一转轴(12)、搅拌叶(13)、第二锥齿轮(14)、第二转轴(15)、切割刀片(16)、排污口(17)、风机(18)、引风管(19)、排水管(20)、套管(21)和水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一端通过旋转卡齿(3)连接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一侧安装有旋扭开关(5),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安装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顶端开设有注水口(8),且壳体(7)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9),所述壳体(7)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13),所述电机(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侧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剑张园园杨瑞珍胡立煌姚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