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0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该刀辊式拔秆装置包括台架、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清土刷和成对设置的夹持传输带;拔秆刀辊、夹持传输带和清土刷分别与台架可转动连接;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和清土刷沿台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限深分行器设置在夹持传输带的前方,拔秆刀辊和清土刷设置在夹持传输带的下方;成对设置的夹持传输带之间具有夹持棉秆间隙;沿台架的前后方向,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和清土刷分别与夹持棉秆间隙位置对应。该棉秆收获机包括至少一个刀辊式拔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棉秆拔净率不高、拔净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棉花收货后的棉秆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宝贵资源。在我国棉花种植地区,棉花收获后其棉秆都是通过人工逐一拔除,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其劳动效率也非常低。随着科技的发展,棉秆收获机的出现极大解决了该问题。但是现有的棉秆收获机对于田地中的棉秆拔净率不高、拔净效果不理想,因此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一直都在积极的探索研制之中,多种试验研制的机型还存在拔净率低下,漏拔等问题。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及棉秆收获机,以提高棉秆拔净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刀辊式拔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棉秆拔净率不高、拔净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棉秆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棉秆拔净率不高、拔净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包括台架、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清土刷和成对设置的夹持传输带;所述拔秆刀辊、所述夹持传输带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清土刷和成对设置的夹持传输带;所述拔秆刀辊、所述夹持传输带和所述清土刷分别与所述台架可转动连接;所述限深分行器、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沿所述台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限深分行器设置在所述夹持传输带的前方,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设置在所述夹持传输带的下方;成对设置的所述夹持传输带之间具有夹持棉秆间隙;沿所述台架的前后方向,所述限深分行器、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分别与所述夹持棉秆间隙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限深分行器、拔秆刀辊、清土刷和成对设置的夹持传输带;所述拔秆刀辊、所述夹持传输带和所述清土刷分别与所述台架可转动连接;所述限深分行器、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沿所述台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限深分行器设置在所述夹持传输带的前方,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设置在所述夹持传输带的下方;成对设置的所述夹持传输带之间具有夹持棉秆间隙;沿所述台架的前后方向,所述限深分行器、所述拔秆刀辊和所述清土刷分别与所述夹持棉秆间隙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秆刀辊包括拔秆刀轴和与所述拔秆刀轴固定连接的多个拔秆刀片;多个所述拔秆刀片沿所述拔秆刀轴的周向设置;沿所述拔秆刀辊的转动方向,所述拔秆刀片的前端具有刀刃;所述拔秆刀片设置有漏土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拔秆刀片厚度方向,靠近所述拔秆刀轴的漏土孔的截面积小于远离所述拔秆刀轴的漏土孔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输带朝前下方倾斜;沿所述台架的前后方向,所述夹持传输带的后端高于所述夹持传输带的前端尺寸大于15cm;所述清土刷的高度高于所述拔秆刀辊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拔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秆刀辊、所述夹持传输带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陈明江赵维松张爱民宋德平陈永生韩柏和谢虎孙建胜刘凯凯廖培旺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