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77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和定位系统,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RFID读写器内设有坐标信息,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编号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将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无线模块,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将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定位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定位装置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游客的编号信息,并将所述编号信息和描述支撑杆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实现对游客位置的初步定位。定位系统,可将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发送给客户端,方便客户了解自身的具体位置,方便合理规划游玩路线。主要用于旅游景区中。

A Scenic Area Location Device and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RFI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cenic spot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RFID.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rod and a shell, a power module, an RFID reader, a wireless module and a control module in the shell, coordinate information in the RFID reader, a RFID reader for reading the numbering information, and a control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numbering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information to the wireless module. Blocks transmit numbering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information to the server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pos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positioning device, server and client. The positioning device reads the visitor's number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RFID reader and transmits the number information and the coordinate information describ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rod to the server to realize the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f the visitor's position. The positioning system can send the numbering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information to the clien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ustomer to understand their specific location and to plan the tour route reasonably. It is mainly used in tourist attra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景区大多都采用RFID技术,一般在进入景区时,游客会领到一个嵌有RFID标签的身份识别器,所述身份识别器记录着用于区别游客的唯一信息,当游客进行消费时,可通过身份识别器进行记录,并最终在离开景区时,进行统一结算。现有的定位方式一般都是采用GPS模块,但是这种GPS模块属于主动式的定位方式,耗能大。GPS模块并不方便接入到身份识别器中,因此,现有的景区很难做到对游客进行定位。但是,对游客进行初步定位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方便游客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方便合理规划游玩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游客进行初步定位的定位装置和定位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壁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内设有描述所述支撑杆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RFID读写器和无线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的服务器端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的感应天线设置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游客佩戴的身份识别器传输过来的编号信息,并将所述编号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进一步,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电源模块和RFID读写器之间,当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息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控制开关闭合电源模块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电连接,当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完毕身份识别器传输过来的编号信息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控制开关断开电源模块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壳体呈棱柱体状。进一步,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作为电源模块的辅助电来源。另一方面,一种基于RFID的定位系统,包括:上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装载有景区的电子地图,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将坐标信息和游客的编号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根据游客的编号信息找到对应游客的客户端,并将所述坐标信息传递给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将游客的位置标记在电子地图中。进一步,所述客户端为手机APP。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定位装置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游客的编号信息,并将所述编号信息和描述支撑杆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实现对游客位置的初步定位。另一方面,定位系统,可将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发送给客户端,方便客户了解自身的具体位置,方便合理规划游玩路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装置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3是定位系统的系统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定位装置和定位系统,其中,定位装置作为定位系统的一部分和定系统的其他部分配合使用。当景区需要定位时,可组建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器端300、客户端400和若干个定位装置,若干个定位装置分布在景区的各个位置,所述客户端400装载有景区的电子地图。其中,所述客户端400为手机APP。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杆100和壳体200,所述壳体200的下侧壁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0内设有电源模块250、RFID读写器230、无线模块210和控制模块220,所述RFID读写器230内设有描述所述支撑杆100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控制模块220分别与RFID读写器230和无线模块210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50用于为RFID读写器230、无线模块210和控制模块220提供电能,所述无线模块210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端300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230的感应天线设置所述壳体200的左、右侧壁的内侧。当游客通过具有定位装置的位置时,RFID读写器230读取到游客的身份识别器,从所述身份识别器中获取游客的编号信息,RFID读写器230将游客的编号信息和自带的坐标信息传递给无线模块210,所述无线模块210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300。当所述服务器端300收到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后,可认为坐标信息描述的位置就是游客所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游客位置的初步定位。同时,也可以根据游客的编号信息找到对应游客的客户端400,并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发送给游客的客户端400中,所述客户端400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可将游客的大概位置标记在电子地图中。方便游客从客户端400中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作为优化,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和控制开关240,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设置在支撑杆100上,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2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20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24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40位于电源模块250和RFID读写器230之间,当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息后,所述控制模块220控制控制开关240闭合电源模块250与RFID读写器230之间的电连接,当所述RFID读写器230读取完毕身份识别器传输过来的编号信息后,所述控制模块220控制控制开关240断开电源模块250与RFID读写器230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和控制开关240,可以使得定位装置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即,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感应到人体后,才启动RFID读写器230。当RFID读写器230读写完毕后,关闭RFID读写器230。由于RFID读写器230耗能很大,因此,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60和控制开关240使得RFID读写器230只有在必要时候才打开,从而降低定位装置的整体能耗。作为优化,所述壳体100呈棱柱体状。作为优化,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光伏系统(未画出),所述光伏系统作为电源模块250的辅助电来源。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壁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内设有描述支撑杆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RFID读写器和无线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的服务器端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的感应天线设置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游客佩戴的身份识别器传输过来的编号信息,并将编号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壁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内设有描述支撑杆所在位置的坐标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RFID读写器和无线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RFID读写器、无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的服务器端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的感应天线设置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游客佩戴的身份识别器传输过来的编号信息,并将编号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编号信息和坐标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景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玲张晓琪郑任评郑志成马五月刘乃滔林煜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