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铨盛专利>正文

新型口红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67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口红容器。在直筒形主体及口红嵌装座的底端面分别形成沟槽,以方便主体与嵌装座的装配自动化。在口嵌装座上与导柱相错开的外周面对称部位形成有弹力的突起部,使口红嵌装座借助其与主体内周面之间的弹性摩擦力,可位于任意位置而不会因口红稍受使用压力而轻易缩回容器。与主体下部连接的旋塞其上的突柱设计改制为具突起部的两个半圆环状结构,旋塞插接于主体下端部,连接紧密可靠,并可随意拆卸。旋塞选用轻巧耐用的工程塑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口红容器。属于人类生活需用的个人与家用物品领域。现有的口红容器都是由直筒形主体、转动套、口红嵌装座、旋塞、护壳及外筒、装饰壳等组成。主体外周面上部约三分之二部位设计成外经略小,其上有一对纵向导槽。转动套也为一直筒形,其内经略大于主体该部分的外径,可以套在上面旋转。口红嵌装座为一有底短筒体,其外经略小于主体内经,它能上下滑动装入主体内。口红嵌装座外周面有一对凸出的导柱。在安装状态时,导柱通过主体的导槽而嵌入转动套内周面的螺旋沟槽内,护壳则套覆于转动套的外周。按上述构造,当手握护壳,并转动下部的主主体时,口红嵌装座的导柱即为转动套的螺旋沟槽所推动而沿主体内的导槽上下滑移,即口红嵌装座在主体内上下升降,将口红推出供使用或缩入加以收藏。另外,口红在销售使用时,其容器外还需再装有旋塞、外筒及装饰壳。由于现有口红容器构造的限制,使口红嵌装座与主体的装配颇费时间,组装时很难实现装配的自动化。其次,口红在旋出至一半时,可能由于擦口红时的压力过大而使口红连同口红嵌装座一起缩入主体中,造成使用不便。再者,旋塞与主体下端及口红外筒均为固定连接,不易拆卸;旋塞材料大多为镀锌金属制成,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且易生锈,重量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口红容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口红容器。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红嵌装座与主体的装配得以自动化进行的口红容器。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口红嵌装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移动而使口红缩入容器之内的口红容器。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塞与主体连接紧密可靠,并可随意拆卸的口红容器。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塞为新型工程塑料的口红容器。首先,在直筒形主体及口红嵌装座之底端面分别形成沟槽,以利于主体与嵌装座的装配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在口红嵌装座与导柱相错开的外周面对称部位形成有弹力的突起部,使口红嵌装座在移动至中途时,除非施以过当压力,否则,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口红嵌装座不致轻易移动而使口红缩回容器内。再者,主体在内周面下端部形成环状槽,该环状槽的内周面形成齿状,而旋塞上形成一中空突柱,其间开一沟槽,使突柱成为两半环形状,其上还形成突起部,该旋塞借助突柱与主体下部接合,不但连接紧密可靠,且可随意拆卸。旋塞选用弹性好、耐摩擦的ABS材料,轻巧耐用、无毒无味。选用该材料,不但减轻口红整体重量,而且降低了造价,在长期使用或潮湿的情况下,避免了生锈,延长口红容器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特征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口红容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口红容器的剖面图;图3为口红容器的零件之一主体的剖面图;图4为口红容器(连外筒及装饰壳)的剖面图;图5为口红容器的主体与口红嵌装座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主体1的底端部横贯设有一构槽15,使该沟槽15的延伸方向与导槽13、14的水平连接线成垂直,同时,在口红嵌装座3的底端部形成一沟槽34,使该沟槽34的延伸方向与导柱30、31的水平连接线平行。如图5所示,在装配主体1与口红嵌装座3时,可使主体1底端面上的沟槽15嵌于X轴轨上移动,并使口红嵌装座3的沟槽34嵌于Y轴轨上移动,当两者交会于交叉点上时,口红嵌装座3落于主体1上方,并借助一撞追将口红嵌装座3顺势压至定位。开设沟槽15及沟槽34的主要目的是使主体1与口红嵌装座3分别定向移动,于交会时口红嵌装座3的导柱30、31与主体1的缺口对正,不致偏转,以利装配。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口红嵌装座3上与导柱30、31相错开的外周面对称部位设置突起部32、33,同时在该突起部32、33的两侧形成开缝,以调整突起部32、33的弹力。借助这一构造,当口红嵌装座3装入主体1内时,该突起部32、33靠弹性抵压于主体1的内周面,使口红嵌装座3在移动到中途时(即口红未全部伸出时),除非受到过大压力,否则口红不致稍受压力即缩回容器内。该突起部32、33可借助突起高度的设定以调整对主体1内周面的弹性摩擦力,又不致对装配造成妨碍。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主体1在其内周面的下端形成环状槽10,在该环状槽10的内周面上形成齿状。同时,旋塞5上的突柱50外周面也形成齿状,该突柱50并设计成中空环状,沿中间直径处开一沟槽51,使突柱50成两个半环状,在两个半环外周面对称部位设置突起部52、53,如图1中所示。借助这一构造,旋塞5可插接于主体1的下端部,两者连接紧密可靠,而且可以随意拆卸。旋塞5可在试用、销售或使用口红而需使口红上下升降时才装上,因此,该旋塞5可先装设于一个有底圆筒形外筒6内,如图4所示。外筒6的外周有一凸环60,在凸环60的上下侧再套置装饰壳70、71。利用这一设计,可以分别选择各种形状及外饰的口红装饰壳70、71进行装配。本技术由于上述改进特征,使主体1与口红嵌装座3的装配可以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口红嵌装座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口红稍受使用压力而轻易缩回容器,方便使用;旋塞5与主体1的连接紧密可靠,并可随意拆卸,旋塞5设计选用轻巧耐用、无毒无味的ABS材料,不但减轻了口红整体重量,而且降低造价,在长期使用或潮湿情况下,避免了生锈,延长了口红容器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口红容器,包括直筒形的主体(1)、转动套(2)、口红嵌装座(3)、护壳(4)以及旋塞(5)、外筒(6)、装饰壳(70)、(71),其特征在于主体(1)及口红嵌装座(3)的底端面分别形成沟槽(15)及沟槽(34),使主体(1)与口红嵌装座(3)装配时,两沟槽各嵌于一非平行的轨上移动,当两者交会时,口嵌装座(3)与主体(1)对正,并藉一元件将口红嵌装座(3)压入定位。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红容器,其特征在于口红嵌装座(3)在与导柱(30)、(31)错开的外周面对称部位设有两个突起部(32)、(33),同时在该突起部(32)、(33)的两侧形成开缝。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红容器,其特征在于旋塞(5)上面的突柱(50)制成中空环状,中间有一沟槽(51),使突柱(50)实际形成两半圆环形,在这两半圆环外周面对称部位设有突起部(52)、(53)。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红容器,其特征在于旋塞(5)由ABS工程塑料制成。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红容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与旋塞(5)的连接这可拆卸式,该旋塞(5)可预先设置在一圆柱形有底的外筒(6)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口红容器。在直筒形主体及口红嵌装座的底端面分别形成沟槽,以方便主体与嵌装座的装配自动化。在口嵌装座上与导柱相错开的外周面对称部位形成有弹力的突起部,使口红嵌装座借助其与主体内周面之间的弹性摩擦力,可位于任意位置而不会因口红稍受使用压力而轻易缩回容器。与主体下部连接的旋塞其上的突柱设计改制为具突起部的两个半圆环状结构,旋塞插接于主体下端部,连接紧密可靠,并可随意拆卸。旋塞选用轻巧耐用的工程塑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45D40/02GK2174890SQ9322613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林铨盛 申请人:林铨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口红容器,包括直筒形的主体(1)、转动套(2)、口红嵌装座(3)、护壳(4)以及旋塞(5)、外筒(6)、装饰壳(70)、(71),其特征在于主体(1)及口红嵌装座(3)的底端面分别形成沟槽(15)及沟槽(34),使主体(1)与口红嵌装座(3)装配时,两沟槽各嵌于一非平行的轨上移动,当两者交会时,口嵌装座(3)与主体(1)对正,并藉一元件将口红嵌装座(3)压入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铨盛
申请(专利权)人:林铨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