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608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9:43
提供能实现低高度化的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固定部;可动部,在光轴的方向上从固定部间隔开地设置于固定部上,能向与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位移;以及致动器,使可动部在与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固定部包括:线圈基板,保持致动器的OIS线圈;底座部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且设置于线圈基板下方,并且具有在光轴的方向上贯通的底座侧通孔;以及端子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一部分埋设于底座部件中,并且具有作为外部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及与线圈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从光轴的方向俯视时,第二连接部与底座侧通孔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将第二连接部与线圈基板通过设置于底座侧通孔内侧的焊锡连接。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A lens driving device, a camera module and a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apable of achieving low altitude are provided. The lens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a fixed part, a movable par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art separately from the fixed par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and can displace in the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and an actuator, which displaces the movable part in the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The fixed part includes a coil base plate, an OIS coil for maintaining the actuator; and a base part, which is made of a non-conductive material. A base sid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under the coil base plate and penetrat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and a terminal compon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partly embedded in the base component, and ha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s an external terminal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coil base plate. When viewed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cal axis,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verlaps the base side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il bas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soldering tin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设置为即使在静止图像的拍摄时存在手抖(振动),也能够防止成像面上的图像模糊以进行清晰的拍摄的透镜支架驱动装置,从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手抖修正装置,该手抖修正装置通过将自动聚焦(AF)用透镜驱动装置用的永磁体也兼用作手抖修正装置用的永磁体,能够实现小型且低高度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手抖修正装置中,在也作为自动聚焦用透镜驱动装置的OIS可动部的背侧,从OIS可动部沿光轴方向间隔开地配置OIS固定部。在这样的OIS固定部的外周部固定多根吊线的一端(下端)。多根吊线的另一端(上端)牢固地固定于OIS可动部。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手抖修正装置中,OIS固定部具有:保持OIS用线圈的线圈基板、配置于线圈基板的背侧的柔性基板(以下,称作“FPC”)、以及配置于FPC的背侧的底座部件。FPC在规定方向上对置的两边的每一个上具有向背侧弯折的端子部件。端子部件分别将例如电源装置或控制装置等外部装置、与线圈基板(例如,OIS线圈、霍尔元件)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部;可动部,在光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能够向与所述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位移;以及致动器,使所述可动部在与所述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所述固定部具备:线圈基板,保持所述致动器的光学图像稳定线圈;底座部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线圈基板的下方,并且具有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贯通的底座侧通孔;以及端子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底座部件中,并且具有作为外部端子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线圈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从所述光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侧通孔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线圈基板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JP 2017-189293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部;可动部,在光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能够向与所述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位移;以及致动器,使所述可动部在与所述光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所述固定部具备:线圈基板,保持所述致动器的光学图像稳定线圈;底座部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线圈基板的下方,并且具有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贯通的底座侧通孔;以及端子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底座部件中,并且具有作为外部端子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线圈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从所述光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侧通孔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线圈基板通过设置于所述底座侧通孔的内侧的焊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侧通孔的内侧设置有从下方覆盖所述焊锡的树脂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通孔在内周面上具有台阶部,所述树脂部件在所述底座侧通孔的内侧配置于比所述台阶部更靠上方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端子侧通孔,所述线圈基板在下表面具有基板侧连接部,在从所述光轴的方向俯视时,所述底座侧通孔、所述端子侧通孔及所述基板侧连接部以重叠的方式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本征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