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45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8:16
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它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箱体、外盖、指纹识别器、密码旋钮、锁具、控制器,所述的外盖活动连接在箱体的外侧,外盖的外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和密码旋钮,外盖的内侧设置有锁具和控制器,所述的锁具包含锁芯壳、旋转电机、连接板、上锁杆、下锁杆,旋转电机与连接板旋转连接,且旋转电机与连接板均位于锁芯壳的内部,上锁杆和下锁杆分别铰接连接在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它采用双重密码验证,确保内部报警主机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
本技术涉及安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
技术介绍
报警主机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报警主机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防盗报警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了安全防范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报警主机是报警系统的“大脑”部分,处理探测器的信号,并且通过键盘等设备提供布撤防操作来控制报警系统。在报警时可以提供声/光提示,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线将警情传送到报警中心。报警主机一般都放置在主机专用箱内,但是传统的报警主机的外箱,均使用的普通的锁具,只需借助工具即可打开锁具,对内部的数据进行更改,或者监控室内部人员里应外合破坏报警主机,使其控制的监控设备失效,造成监控区域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它采用双重密码验证,确保内部报警主机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外盖2、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锁具5、控制器6,所述的外盖2活动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外盖2的外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3和密码旋钮4,外盖2的内侧设置有锁具5和控制器6,所述的锁具5包含锁芯壳51、旋转电机52、连接板53、上锁杆54、下锁杆55,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旋转连接,且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均位于锁芯壳51的内部,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分别铰接连接在连接板53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备用电源11、控制板12、报警主机13,箱体1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凹台14。所述的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旋转电机52、控制器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所述的外盖2的内径大于凹台14的外径。所述的密码旋钮4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密码刻度4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打开防区报警主机外箱更改内部数据时,需提前获得指纹授权,管理员通过指纹识别器3获得授权后,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指纹信息后,控制密码旋钮4进入解锁状态,管理员按照预设密码旋转密码旋钮4,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旋钮密码后,控制旋转电机52旋转带动连接板53,连接板53在改变转角时,收回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从而可以打开外盖2,对内部程序进行更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双重密码验证,确保内部报警主机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外盖2的主视图;图3是对应图2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箱体1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外盖2、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锁具5、控制器6、锁芯壳51、旋转电机52、连接板53、上锁杆54、下锁杆55、备用电源11、控制板12、报警主机13、凹台14、密码刻度4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外盖2、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锁具5、控制器6,所述的外盖2活动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外盖2的外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3和密码旋钮4,外盖2的内侧设置有锁具5和控制器6,所述的锁具5包含锁芯壳51、旋转电机52、连接板53、上锁杆54、下锁杆55,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旋转连接,且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均位于锁芯壳51的内部,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分别铰接连接在连接板53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备用电源11、控制板12、报警主机13,箱体1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凹台14。凹台14用于外壳2与箱体1的配合。所述的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旋转电机52、控制器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管理员通过指纹识别器3获得授权后,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指纹信息后,控制密码旋钮4进入解锁状态,管理员按照预设密码旋转密码旋钮4,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旋钮密码后控制旋转电机52。所述的外盖2的内径大于凹台14的外径。所述的密码旋钮4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密码刻度41。密码刻度41为密码旋钮4的旋转刻度指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打开防区报警主机外箱更改内部数据时,需提前获得指纹授权,管理员通过指纹识别器3获得授权后,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指纹信息后,控制密码旋钮4进入解锁状态,管理员按照预设密码旋转密码旋钮4,控制器6接收到正确的旋钮密码后,控制旋转电机52旋转带动连接板53,连接板53在改变转角时,收回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从而可以打开外盖2,对内部程序进行更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双重密码验证,确保内部报警主机的安全运行,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安全系数。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箱体(1)、外盖(2)、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锁具(5)、控制器(6),所述的外盖(2)活动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外盖(2)的外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3)和密码旋钮(4),外盖(2)的内侧设置有锁具(5)和控制器(6),所述的锁具(5)包含锁芯壳(51)、旋转电机(52)、连接板(53)、上锁杆(54)、下锁杆(55),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旋转连接,且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均位于锁芯壳(51)的内部,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分别铰接连接在连接板(53)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的防区报警主机的外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箱体(1)、外盖(2)、指纹识别器(3)、密码旋钮(4)、锁具(5)、控制器(6),所述的外盖(2)活动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外盖(2)的外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3)和密码旋钮(4),外盖(2)的内侧设置有锁具(5)和控制器(6),所述的锁具(5)包含锁芯壳(51)、旋转电机(52)、连接板(53)、上锁杆(54)、下锁杆(55),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旋转连接,且旋转电机(52)与连接板(53)均位于锁芯壳(51)的内部,上锁杆(54)和下锁杆(55)分别铰接连接在连接板(53)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溥王凯崔华卓欧金玲魏林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