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8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包括保温箱、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相变蓄热体、混风箱及风口壳体;保温箱内设置有腔体,腔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进风风道,腔体的另一端设置热风风道;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进风风道的进口端;热风风道与混风箱的连通;混风箱的底部与第二进风风道连通,第二进风风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混风箱的上端与风口壳体连接;相变蓄热体设置在保温箱的腔体内,保温箱的一侧设有蓄热进风口,另一侧设有蓄热出风口;蓄热进风口和蓄热出风口分别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充蓄出风口和充蓄进风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风道供热,供热时分别从双风道流出的冷热风在混风箱内混合,实现了到达出风口的热风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技术介绍
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强,冬季气温低,因此需要对建筑进行供暖;在大多数农村地区,集中供暖是不现实的,因此分散供暖就成了建筑供暖的主要方式。在这些建筑供暖过程中开发利用太阳能,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大幅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清洁供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近年来,以直接受益窗、集热蓄热墙、附加阳光间以及其组合的太阳能被动利用技术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推动了被动式建筑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的建筑供暖问题,但是又带来了昼夜温差大等一系列新的问题。目前在这些地区,太阳能热风集热器的推广,可以协调太阳周期性,解决夜间供暖的问题,但又由于其设备系统过大,前期投资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发展。如果可以实现家庭各房间的分散供暖,一个太阳能热风集热器就可以为多户进行供暖,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由于白天阳光充足、夜间气温较低的特点,使得在白天时建筑内部温度较高,在夜间才需要供暖,并且供暖时间不长,供暖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针对短期使用的供暖设备问题,目前大多数的产品以电、燃气以及燃油为热源,这就使得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1)、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相变蓄热体(4)、混风箱(9)及风口壳体(13);保温箱(1)内设置有腔体,腔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进风风道(5),腔体的另一端设置热风风道(6);第一风机(2)安装在第一进风风道(5)的进口端;第一进风风道(5)的进口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出口端与腔体连通;热风风道(6)的一端与腔体连通,热风风道(6)的另一端与混风箱(9)的连通;混风箱(9)的底部与第二进风风道(7)连通,第二进风风道(7)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3);混风箱(9)的上端与风口壳体(13)连接;相变蓄热体(4)设置在保温箱(1)的腔体内,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1)、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相变蓄热体(4)、混风箱(9)及风口壳体(13);保温箱(1)内设置有腔体,腔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进风风道(5),腔体的另一端设置热风风道(6);第一风机(2)安装在第一进风风道(5)的进口端;第一进风风道(5)的进口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出口端与腔体连通;热风风道(6)的一端与腔体连通,热风风道(6)的另一端与混风箱(9)的连通;混风箱(9)的底部与第二进风风道(7)连通,第二进风风道(7)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3);混风箱(9)的上端与风口壳体(13)连接;相变蓄热体(4)设置在保温箱(1)的腔体内,保温箱(1)的一侧设置有蓄热进风口(16),另一侧设置有蓄热出风口(17);蓄热进风口(16)和蓄热出风口(17)分别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33)的充蓄出风口和充蓄进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相变蓄热体(4)包括若干个相变蓄热单元(41),单个相变蓄热单元(41)内设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内封装有相变蓄热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相变蓄热体(4)采用长方体结构,相邻两层相变蓄热单元(41)交错分布,相变蓄热体(4)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空气通道;相变蓄热材料采用石蜡,并将石蜡封装在相变蓄热单元(41)内的蜂窝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混风箱(9)内还设置有挡风板(10),挡风板(10)将混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峰周位华王登甲李勇陈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