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7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除尘系统和散热系统;除尘系统包括漏斗形气罩、气体管道、除尘箱和气泵,漏斗形气罩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漏斗形气罩顶部为与配电柜本体内壁相贴合的方形开口,漏斗形气罩底部与气体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体管道的中部延伸出配电柜本体之外,气体管道的第二端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伸入,除尘箱和气泵设置在气体管道上;散热系统包括水槽、水泵和冷却管道,水泵设置在水槽底部并于冷却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冷却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水槽的正上方,冷却管道的中间部位套设在气体管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配电柜除尘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在配电柜领域,由于配电柜内安装了大量了接插件和各种电子元器件,并且有大量的导线的存在,导致配电柜的总电阻值很高,因为在导电的情况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得配电柜的温度骤然提高,而配电柜往往都都是结构比较紧凑,空间比较小且为封闭式,所以配电柜的散热效果一般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用点高峰期,配电柜不能及时散热很容易导致配电柜内元器件的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等事故,同时元器件对配电柜内的环境要求也很高,因为里面的电器元件非常怕灰尘杂物等,这些杂物灰尘能导致一些电阻增加配电柜的温度,所以会导致某些地方温度高,继而发生危险;总之现有的配电柜的除尘和散热的效果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解决了现有配电柜除尘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除尘系统和散热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漏斗形气罩、气体管道、除尘箱和气泵,所述漏斗形气罩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漏斗形气罩顶部为与配电柜本体内壁相贴合的方形开口,漏斗形气罩底部与气体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体管道的中部延伸出配电柜本体之外,气体管道的第二端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伸入,除尘箱和气泵设置在气体管道上,除尘箱内设置有海绵;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槽、水泵和冷却管道,水泵设置在水槽底部并于冷却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冷却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水槽的正上方,冷却管道的中间部位套设在气体管道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与气体管道连接的进口侧和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带通孔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柜本体内位于漏斗形气罩的上方设置有带气孔的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内安装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沿着气体管道的方向设置且压缩板的外侧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除尘箱的侧壁后向外延伸,延伸出除尘箱的螺杆上套设有一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底部与除尘箱的外壁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将配电柜内的气体导出,促进其循环,并在气体管道上设置了除尘箱,利用海绵进行杂质的吸附;另一方面,散热系统对对气体管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带走其热量,进而实现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除尘箱正常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除尘箱压缩状态示意图。图中:1-配电柜本体;11-固定板;21-漏斗形气罩;22-气体管道;23-除尘箱;24-气泵;25-海绵;31-水槽;32-水泵;33-冷却管道;4-挡板;5-压缩板;6-螺杆;7-螺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除尘系统和散热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漏斗形气罩21、气体管道22、除尘箱23和气泵24,所述漏斗形气罩21设置在配电柜本体1的底部,漏斗形气罩21顶部为与配电柜本体1内壁相贴合的方形开口,用于收集气体,漏斗形气罩21底部与气体管道22的第一端连接,将气体导入到气体管道22内,气体管道的中部延伸出配电柜本体1之外,气体管道22的第二端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伸入,将气体重新导入进配电柜内,形成气体的循环。除尘箱23和气泵24设置在气体管道22上,除尘箱23内设置有海绵,用于对气体管道内的气体进行除杂,吸附灰尘等细小颗粒物,除尘箱的一侧板可打开,用于海绵的更换。气泵24在除尘系统内起到了驱动气体循环的作用,将气体从配电柜底部吸出,再从顶部喷射回配电柜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海绵25的形状,在除尘箱23与气体管道22连接的进口侧和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带通孔的挡板4,既不妨碍气体的流动,又能防止海绵受压力后变形挤入气体管道内。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槽31、水泵32和冷却管道33。值得一体的是,水槽为在地面挖掘出的凹槽,可储存雨水,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加水。水泵32设置在水槽底部31并于冷却管道33的第一端连接,冷却管道33的第二端位于水槽的正上方,使水回流至水槽31内,冷却管道33的中间部位套设在气体管道22的外部,在冷却管道33和气体管道22相接触的部位,气体与水发生了热交换,带走气体的部分热量,因此喷回至配电柜内的气体较导出的气体温度要低,整体上带走了配电柜内部的热量,实现散热的效果。优选的,冷却管道33和气体管道22相接触的部位,水流与气流的方向相反,形成对流,增强了散热效果。为了安装电力设备,所述配电柜本体1内位于漏斗形气罩的上方设置有带气孔的固定板11。实施例二: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对除尘的要求不同,这时候便需要调节除尘的灵敏度。请参照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除尘箱23内安装有压缩板5,所述压缩板5沿着气体管道22的方向设置且压缩板22的外侧固定有螺杆6,所述螺杆6穿过除尘箱23的侧壁后向外延伸,延伸出除尘箱23的螺杆6上套设有一螺母座7,所述螺母座7的底部与除尘箱23的外壁相贴合。通过螺杆6和螺母座7的螺纹配合,在外部转动螺母座7,便可实现螺杆6的上升与下降,如图3所示,在正常状态下,压缩板5位于除尘箱23的顶部,海绵25较为蓬松,其内间隙较大,对于一些微小的颗粒物吸附效果不是很好。如图4所示,在转动螺母座7使螺杆6下降后,压缩板5压缩海绵25,海绵25内间隙变小,对微小颗粒物的吸附效果增强,但同时要求更换海绵的频率更为频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结合粉尘除尘的要求及更换海绵频率自行调节压缩板5的高低,实现除尘效果的灵敏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除尘系统和散热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漏斗形气罩、气体管道、除尘箱和气泵,所述漏斗形气罩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漏斗形气罩顶部为与配电柜本体内壁相贴合的方形开口,漏斗形气罩底部与气体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体管道的中部延伸出配电柜本体之外,气体管道的第二端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伸入,除尘箱和气泵设置在气体管道上,除尘箱内设置有海绵;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槽、水泵和冷却管道,水泵设置在水槽底部并于冷却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冷却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水槽的正上方,冷却管道的中间部位套设在气体管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本体,除尘系统和散热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漏斗形气罩、气体管道、除尘箱和气泵,所述漏斗形气罩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漏斗形气罩顶部为与配电柜本体内壁相贴合的方形开口,漏斗形气罩底部与气体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体管道的中部延伸出配电柜本体之外,气体管道的第二端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伸入,除尘箱和气泵设置在气体管道上,除尘箱内设置有海绵;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槽、水泵和冷却管道,水泵设置在水槽底部并于冷却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冷却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水槽的正上方,冷却管道的中间部位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