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2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线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包括绝缘杆、固定架、第一固定杆、夹头、第二固定杆以及转动部,所述的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夹头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部与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杆通过固定架设于绝缘杆的顶端;在转动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动部相对第一固定杆转动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接地棒的绝缘杆与夹头之间的角度可改变,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场合,无需购买多种型号的接地线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地线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接地线是人手装拆的工具之一,安装位置主要是平面的铝铜排和不同角度的电缆。如果是安装在铝铜排,那就要求使用平口的接地线棒;如果是安装于高压输电电缆上的接地线,则一般使用包口的接地线棒,以防止拧紧度不够而滑脱。再者,不管是哪种安装位置,都会有位置高和角度多样的情况,比如高压输电电缆,有水平面布置的、有45度角拉伸的、还有完全垂直的,要克服这些情况,以往的做法要么是爬得很高去克服,要么是另外购置90度弯曲头的接地线棒来安装。如果是另外购置,那就增加了费用投入,而且还占用地方;如果是人员爬更高去安装,则又存在人员高处掉落的安全风险,操作起来也是很困难。因为这些不足,所以有些变电站会购置平口或包口的接地线棒各占一半,也有一些变电站会有90度弯曲头的接地线棒,量少,毕竟可以通过人员爬高来克服。总的来说,不方便、不实用、不够安全的问题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接地线夹头与绝缘杆之间的角度可调整,适应于多种工作场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1)、固定架(2)、第一固定杆(3)、夹头(4)、第二固定杆(5)以及转动部(6),所述的第二固定杆(5)的一端与夹头(4)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6)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部(6)与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通过固定架(2)设于绝缘杆(1)的顶端;在转动部(6)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动部(6)相对第一固定杆(3)转动的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1)、固定架(2)、第一固定杆(3)、夹头(4)、第二固定杆(5)以及转动部(6),所述的第二固定杆(5)的一端与夹头(4)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6)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部(6)与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通过固定架(2)设于绝缘杆(1)的顶端;在转动部(6)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动部(6)相对第一固定杆(3)转动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与绝缘杆(1)垂直设置,第二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杆(3)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八角形卡销(7),在第二固定杆(5)与转动部(6)连接的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八角形盲孔(8),在转动部(6)上设有与八角形盲孔(8)对应的八角形通孔(9),当所述的八角形卡销(7)穿入八角形通孔(9)直至八角形盲孔(8)中时,所述的转动部(6)不能相对于第一固定杆(3)转动;当将八角形卡销(7)取出后,所述的转动部(6)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杆(3)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4)包括上夹片(41)和下夹片(42),上夹片(4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杆(5)固定连接,下夹片(4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杆(5)滑动连接,通过滑动下夹片(42)实现夹头(4)的夹紧或松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接地线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上设有传动丝杆(10),在传动丝杆(10)上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下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华宋蒙蒙谢楠李军吴伟力魏嘉隆肖源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