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18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包括:串联连接的两级密封装置;第一动环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上;第一静环设置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密封腔上;第一动环上设置有第一动环动压槽;第一静环上设置有若干位移传感器;第一静环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二动环固定设置在第二主轴上,第二主轴通过离合器与第一主轴连接;第二静环设置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密封腔上;第二动环上设置有第二动环动压槽;密封间隙的气体出口处分别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控制处理器用于接收传感器的信息并发出调控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密封间隙的自动调控,可使得干气密封端面保持平行;且在变工况下能够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气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越来越高,干气密封由于具有极低的泄漏量这一优异的密封性能,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动力系统中的旋转机械经常工作在大范围变工况下,这对干气密封的变工况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高参数工况运行时经常造成密封端面变形甚至损坏,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及其调控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干气密封装置能够实现密封间隙的自动调控,可使得干气密封端面保持平行;且在大范围变工况下能够灵活调整,保证安全稳定运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包括: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离合器和控制处理器;第一级密封装置与第二级密封装置串联连接;第一级密封装置包括:第一主轴、第一动环和第一静环;第一动环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上,第一主轴与待密封旋转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离合器和控制处理器;第一级密封装置与第二级密封装置串联连接;第一级密封装置包括:第一主轴(5)、第一动环(1)和第一静环(2);第一动环(1)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5)上,第一主轴(5)与待密封旋转装置的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静环(2)设置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密封腔(11)上;第一动环(1)上设置有第一动环动压槽(7);第一静环(2)与第一动环(1)之间的间隙为第一级密封间隙;第一静环(2)上设置有若干位移传感器(12),用于采集第一静环(2)与第一动环(1)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信息;第一静环(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离合器和控制处理器;第一级密封装置与第二级密封装置串联连接;第一级密封装置包括:第一主轴(5)、第一动环(1)和第一静环(2);第一动环(1)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5)上,第一主轴(5)与待密封旋转装置的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静环(2)设置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密封腔(11)上;第一动环(1)上设置有第一动环动压槽(7);第一静环(2)与第一动环(1)之间的间隙为第一级密封间隙;第一静环(2)上设置有若干位移传感器(12),用于采集第一静环(2)与第一动环(1)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信息;第一静环(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包括:第二主轴(6)、第二动环(4)和第二静环(3);第二动环(4)固定设置在第二主轴(6)上,第二主轴(6)通过离合器与第一主轴(5)连接;第二静环(3)设置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所述密封腔(11)上;第二动环(4)上设置有第二动环动压槽(8);第二静环(3)与第二动环(4)之间的间隙为第二级密封间隙;第一级密封间隙和第二级密封间隙的气体出口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流量传感器(19)和第二流量传感器(20);第一流量传感器(19)和第二流量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位移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控制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分别与加热装置和离合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静环(2)和第二静环(3)分别通过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安装在待密封旋转装置的密封腔上;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静环(2)内设置的加热装置为电磁感应加热器(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工况的干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处理器包括:数据采集器(13)、计算机(14)和控制器(15);数据采集器(13)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12)采集的数据信息,数据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荻杜秋晚谢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